“是,大王,臣以为,为了展现我大秦对于越先生的尊重,不如在咸阳城建一学宫,请越生先入住学宫。
一来,可以方便越先生整理儒家典籍。
二来,也方便越先生讲学。
不知大王以为可否?”
听完吕不韦这话,老朱不由的对他高看了一眼,这话还真是说到他心里了。
“越先生入秦,本王求之不得,又岂会怠慢了越先生?
丞相之议,孤准了。”
说完这话之后,没等吕不韦和淳于越说话,他便接着说道:
“另外,越先生可能不知,孤最近刚刚造出了一神物,孤称之为纸,用来书写的话,比之竹简要方便百倍不止。
只是,这纸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制造太过于困难。
但是,为了表示孤对越先生的尊敬之意,无论这纸的制造有多么困难,孤每月都将为越先生提供500张纸,以供越先生使用。”
老朱这话一开口,吕不韦感觉自己要疯了,他没想到他家大王竟然这么大方。
一次就给出了五百张,而且,以后每个月都有五百张。
在这一瞬间,他突然有点儿后悔,不该收淳于越的礼。
要不然,这五百张纸是不是就有可能是属于自己的?
昨天看完了大王的信之后,他小心的将空余的地方裁了下来,然后写了几个字儿试了试。
好用的简直超呼他的想像。
发现这纸的好处之后,他如今门客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出来这纸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
反正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纸的制造,实在是巧夺天工,非一般人能造出来的。
出于商人的本能,他认为这样的东西,如果利用的好了,将产生极大的战略价值。
正是因为这个判断,他才有了利用纸来搞一场货币战争的打算。
也正好在这个时候,淳于越上门求见。
知道了淳于越想要面见大王,而且目的直接大王造出来的纸以后,他便定下了千金买马骨之计。
以他对大王的了解,大王一定会赞同他的作法。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没有和大王事先通气的情况下,就接下了淳于越的礼物。
在他的预想之中,大王一个月能给淳于越提供了十张二十张的纸,就足以买下这幅马骨。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大王竟然这么大方,一出手就是五百张。
这就说明了,这个纸的产量,比他想像中的要大。
如果真的是这样,他的货币战争计划,就有了更大的可行性。
而在吕不韦琢磨他的货币战争计划之时,淳于越才是真的疯了。
他心中的期待值,其实跟吕不韦差不多。
一个月能给他个十张二十张,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如果能有个一百纸,那就真的是祖师爷保佑了。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秦王竟然一出手就是五百张。
而且,是每个月五百张。
当即他就决定了,以后就住在秦国不走了。
可是,正当他欣喜若狂的准备谢恩之时,大殿里面炸了。
秦国的大臣们,此时已经疯了,他们看向淳于越的眼神,简直要把他给吃了。
他们今天为什么这么早就来上朝?
不就是为了赶紧来拍拍大王的马屁,然后让大王赏赐一点儿纸吗?
可是,大王对于他们的马屁是照单全收,对于赏赐给大家纸的事情,却是一字不提。
现在倒好,他们拍了一早上的马屁,一张纸没得到。
而这个淳于越,说是当世大儒,谁知道水平到底怎么样?
到现在为止,一堂课没讲,一点儿水平没露呢,就得到了五百张纸?
而且,还是每个月五百张?
这怎么行?
尤其是王翦,此时已经想要打人了。
其他的大臣没亲自用过那纸,就连丞相吕不韦也一定用过。
可是,他用过啊!
他从蒙恬那里讹了五十张纸之后,已经亲身体验过了大王造出来的纸有多么的好用。
他打了一辈子仗,除了打仗之外,最喜欢作的事情,就是总结每一战的得失。
慢慢的,就形成了自己的用兵之法。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用兵之法整理出来。
最好,是能把整理出来的兵法随时带在身上,即可以用来指导作战,也可以随时查漏补缺。
可是,仅仅是他已经整理出来的部分,用的竹简堆在一起都已经一大车了,这让他怎么带?
因此,他只能在每在打仗的时候,带一些空竹简,以便于随时记录,回来之后,再和原来的放在一起。
可是,打仗嘛,经常是意外都能发生。
有时候,他刚写好的竹简,战场上一个变化,可能就给搞丢了。
这就造成了他经常需要在事后,凭着记忆再补一份竹简。
这样不仅仅是麻烦。
更重要的是,很多东西,事过境迁了之后,心态就已经变了。
再写出来的东西,已经不再适合当时的环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