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送回相关信息是在交战之前,暂时没有后续的消息传回。
楼令当然会担心楼小白的安危和处境,只是有再多的担心都没有用。他便是马上进行一轮征召,用最快的速度统率部队赶去战场,起码需要消耗两个月的时间,去到地方不是报仇,便是进行纯粹的观光了。
有上面的论断,乃至基于楼氏武士见情况不对会带楼小白跑为前提,才有前往报仇和观光的两项。
关于河西之地发生了什么事情,楼令也从一些情报里面获知。
在郤至抵达河西之地前,各地的邑宰或郤氏、旬氏、楼氏的负责人已经采取行动,抓捕、追捕与遭遇反抗变成当地的常态,一时间到处皆有乱象,区别在于什么时间之内事态被控制起来。
轮到郤至抵达并有动作,只能说他到了哪里都是人头滚滚的场面,各条水系为之变红。
为什么水系会变红?因为当代要大规模处决人,基本上会拉到溪边、河边斩首,方便对血迹进行清洗。该习惯一直维持到大规模处决不再使用斩首这一方式。
郤至在河西之地杀得人头滚滚,尽管显得非常残暴,一下子却是让秦廷无计可施。
楼令就看到一条信息,秦廷本来集结了两万军队要东向,后面重新龟缩回去,接下来更是没有半点动作了。
至于楼令手头最新的信息,显示郤至在当地征召了八千多人开拔西向,后面什么情况就没有了相关的信息。
“寡人跟你说话呢,发什么愣。”晋君寿曼有点恼火。
当前,绝大多数家族并没有相关的情报系统,发生了什么事情全靠碰上才知晓。
楼令自然不能说刚才在复盘得到的信息,说道:“一连巡视九个月有余,臣方有安然所在歇息,一时间未能适应。”
“一再奔波,是会乏累。”晋君寿曼皱眉继续说道:“可是,你在寡人面前失神,很是不敬啊。”
楼令一脸歉意地说道:“君上问及臣为什么不平叛,臣需要先想好,才能回答君上啊。”
晋君寿曼很是恼怒地说道:“新军佐平乱,走到哪杀到哪,寡人直辖之地死了上万人啊!”
秦国沦陷区出现过逃亡潮,尽管没有跑掉多少人,死一批人却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后面,各处邑宰需要进行震慑,避免再次出现逃亡潮,肯定又要杀鸡儆猴一番,少不得又是死上一批人。
因为很多生产中断的关系,哪怕是从外处运去粮食,各种官员和根正苗红的晋人不会挨饿,刚刚归入晋国统治的原秦人可就不一定,大概率又是要间接死一些人。
那么一再折腾下来,能够猜测到晋国新占区的秦人,怎么都要少两三成,乃至于数量更多。
秦国在东部的人口本就少,一下子又被郤至砍了那么多人头,可不就要让劳动力变得更少了吗?
楼令知道晋君寿曼不止恼怒郤至杀了那么多乱贼,也就说道:“君上,那种情况不杀是控制不住局势的。担负起责任,尽责便是效忠。君上也不想新军佐每一次都请示,结果刚弹压下去又起复,导致死的人更多,死的多数变成晋人,再将占下的土地丢了吧?”
“再者……,君上别忘记真正杀人是谁,他们可是您的肱骨。”楼令说的是比谁都积极的国君宠臣。
军事上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规则,一直从殷商到春秋战国都是这样,还是公开摆在桌面上的规则。
轮到后面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才被禁止,哪怕是有再迫不得已的理由,干了会避免什么又怎么样。谁干了好处得不到,短时间内没有被处置也要被秋后算账,大多是被举族消消乐了。
“君上,臣追回的……”楼令故意说到这里停下来。
刚刚脸色还不好看的晋君寿曼立刻变脸,泛起了笑容。
在河西之地提倡和亲自动手杀人的群体,以国君的宠臣居多。他们需要那些功绩,没有比杀掉作乱的贼子更能彰显自己的功劳了。
晋君寿曼的变脸,一方面是不好继续追究,再来则是楼令真给了很多钱。
当然,所谓的给了很多钱,指定不是楼令真的给了“钱”这种货币,其实是各种资产或资源。
“众臣对君上还是尊敬的。要不然,怎么会是臣到哪里,他们主动交出来,愿意帮君上除去冥顽不灵之辈呢?”楼令睁眼说瞎话。
君主很多时候会被蒙蔽,不就是过于相信人,或是容易犯蠢吗?
晋君寿曼是不是一个聪明人,比较不好进行判断。他就是故意装傻,一定要表现出一副“寡人信了”的模样。
讲事实就是,楼令这一波真的为晋君寿曼获得了好处,极度缺钱的晋君寿曼有那些进项可以再挥霍个一年半载的。
“这一下能够在夫人面前挣回一些脸面了。”晋君寿曼整个人看着很是松了口气。
有些话,作为臣子不好说。
楼令却是正色问道:“夫人欺凌君上?”
“没有,哪有的事。”晋君寿曼先否认,马上又苦着脸说道:“就是太舍得花钱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