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楼氏已经有了打谷机和去壳机械。
打谷机的构造并不复杂,主要由木制外壳、木制打击板和木制滚轮组成。木制外壳是打谷机的主体结构,打击板呈斜坡状,表面有刻纹,可以有效地打谷脱粒。滚轮上有凹槽,可以带动打击板旋转。
脱壳机械?楼氏有舂和砻两种工具,前者是反复舂,后者则是挤压与碾的一个过程,并且两种都用上了水力驱动。
原始版的打谷机到宋代才有,砻式的脱壳机则是在西汉已经被发明出来了。
看惯了自动机械的现代人,看到木制的打谷机和脱壳机械会觉得太落后,然而在工业时代降临之前却是一种宝物。
这么说吧?不管是脱粒还是脱壳,没有发明便利工具之前,一个人吃顿饭都需要一名劳动力专门鼓捣一整个下午或更长的时间。?
因为过于先进的关系,所以很多农用具都是固定秘密使用,楼氏内部知道得人都不多,别说被其他家族窥探到了。
必须要提到的一个造物就是“磨具”了。
石磨已经在楼氏被使用,因此豆腐早了七百二十多年出现,它已经在楼氏内部渐渐走上了餐桌,只是不可能成为主食。
当前的普通黎庶基本就是吃各种豆子,怎么豆腐不能当主食呢?因为石磨的数量就那么多,并且不可能一直磨豆汁,主要还是用老磨麦粉。
要不是当前的麦子是作为精粮,山西老表就要提前过上除了吃面还是吃面的日子。连带其它地方问当地有什么特色美食,基本上就是离不开面了。
现在,楼令就缺时间。
所以,楼令为什么不想开启内战?简单就是因为时间越往后面,楼氏的实力必然更强!
那么,为什么要现在打?
其实也可以不打,前提是其他人别给楼令捣乱。
只是……,那估计不可能,理由是利益就那么点,楼氏多占一些,其他家族就没有了份额,肯定会铤而走险。?
有时候简简单单就是因为太强,一定会被人所忌惮。这种情况不会奇怪,哪怕强大的一方足够友善,弱小的一方也会活得心惊胆颤。
因为弱小而活得心惊胆颤,肯定是会进行图强,起先是出于自保的追求,后来觉得实力足够就将挑战强大的势力;更大的可能是,弱小一方眼见着就要发展起来,强大的一方率先动手了。
纷纷扰扰才是世界的主题,小到个人的各种追求,大到各方势力出于扩张或自保而产生的矛盾,斗争永远不可能停止下来,出现的变化无非是一个个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台。
楼令先视察了“韩”地,转道到了“吕”,之后便是一路北上直至回到“太原”了。
“韩”地归属楼氏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当地的战火遗迹到现在都没有清理干净,乃至于出现叛乱而新添伤痕。
那是老一代人还没有死绝,不少人因为待遇的落差怀念韩氏的统治,活得不耐烦了进行反叛。
面对“韩”地时不时有家族蹦跶,从未让楼令有过手软的时候。他们那么怀念韩氏的统治,去地下找旧主就挺合理。
楼令并不是在统治“韩”地之后,对当地执行歧视性质的统治。
其它地方怎么样,在“韩”地是一个样,是一种歧视吗?
要说楼氏哪个地方得到最多的待遇倾斜,肯定是作为“都”的“太原”了。
一个家族优先发展自家的“都”再正常不过。
所以,能够理解“韩”地的某些人,他们为什么会怀念被韩氏统治的时期。简单就是因为“韩”地是韩氏的“都”所在,当地曾经也享受过特别的待遇。
要是楼令不计成本地向“韩”地倾斜资源,信不信“韩”地的多数人转头将韩氏给忘掉,一点都不带犹豫认定自己就是楼氏的人。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不够忠诚往往是给予不够。
死忠?那就不光是给予良好待遇这么简单,玩法上更加的复杂。
培养死忠就是一个不断洗脑与蹂躏的过程,用现代量产流量戏子的玩法,那叫“粉丝提纯”的操作方式。
天朝这边掉脑袋的操作被用在娱乐圈。
其他国家?他们用来培养选民了。
然后,知道怎么培养死士吗?很多人以为就是给予一定待遇,再没完没了地不断洗脑,免不了往死里操练。其实这样能够培养出死士才叫有鬼。
真正培养死士的方法不能提。
楼氏的资源不少算,可是楼令却从未想过过量地对曾经的敌人怀柔。这样干是对早就跟随那些群体的不公平,迟早要闹得两头都心怀不满。
不去刻意的针对,对于被征服者来讲就是最大的公平。
想要获得更多?倒是在被制定的框架内努力去争取啊。
不想在既定框架内挣扎?多数人真没有那种能力去砸烂旧有框架,不是人人杀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
回到“太原”的楼令没有马上进城,率先去的地方是汾水两岸的农耕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