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主要原因还是楼氏不够强,导致楼令害怕脚步迈得太大扯着蛋。

倒不是楼氏无法驱赶走当地的人,问题在于土地占下来没有余力进行开发,没有产出却要持续投入的控制范围将会变成负担,克制着不采取军事占领。

那样子的话,成功取代周王室之后,楼令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是派军北上,不然就是让晋天子对那边实施分封,反正就是将土地纳入诸夏体系之内。

“我开的盘太大,现下是因为作为晋国的一份子,看上去问题不太大。日后得到分封,情况会出现比较大的改变。”楼令说道。

谁在听?

楼小白与楼武都在。

楼武不懂就直接问:“父亲,是什么改变?”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坚强的后盾了。”楼令说道。

晋天子不仍然是楼氏的君吗?固然是,问题在于楼氏立国了啊。

其他的卿位家族也纷纷立国,名份上的改变,带来的变化会非常明显,其中之一就是界线更加分明。

楼令所谓开的盘太大,指的是楼氏占据太原盆地和泾水以西的秦地,周边的异邦势力太多了。

等卿位家族有了各自的国家,从那一刻开始就变成了明确的竞争对手,哪怕互相之间保持着良好关系,求援变得不那么容易,代价也会变得极为高昂。

那些都是从宗周史书上可以查到的历史,新一轮分封后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

“五年之内,我们即便不将义渠彻底消灭掉,一定要极尽地削弱义渠。要不然等各自得享封国,很难再有这种绝佳的环境。”楼令强调道。

在目下,卿位家族会互相提防,一言不合开打的概率比较低。

再者说了,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楼令还是总策划人与执行者,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等有了各自的封国,楼令手里的权力可就不太好说到底管不管用了。

没有想那么长远的楼小白,他瞬间感受到极大的压力。

“义渠的威胁很大吗?”楼武还是不太明白。

楼小白跟楼武所接受的教育不一样,说道:“义渠在西北面。”

其实就是地缘政治带来的相关因素。

从各个家族目前所掌握的封地去看,分清楚谁的周边都有谁,很容易就可以做出相关的判断。

义渠只跟楼氏接壤,肯定是楼氏受到的威胁最大。日后说不定会有国家直接支持义渠或拖楼氏的后腿,不及早将义渠的威胁降到最低,一定会让楼氏后悔。

“啊?”楼武有点懂了,脸色严峻地说道:“那我们的封地不是北边就是西北边和西边,问题可不就大了!?”

以晋国当前的版图(不算郑地),楼氏确实是如楼武所说那般,搞得成了异邦邻居最多的卿位家族。

其他的卿位家族,他们的封地分布怎么样?

范氏的封地大多集中在晋国东部和东北部,以现状来看就是异邦邻居第二多的卿位家族。

郤氏的封地分得比较零散,以中部和南部所占的面积最大,看着并没有跟异邦比邻。

荀氏的封地大部分在中部与西南部,跟郤氏和范氏有点犬牙交错。

邯郸氏最简单,他们除了“邯郸”地,就是一个名字叫“甲氏”的湿地和多沼泽区域了。

单纯看面积的话,楼氏所掌握的地盘最大,只是楼氏真正从晋国获得的土地真不多,大多是对外掠夺到手。

地盘面积最大的楼氏之所以弱于郤氏,主要弱的是人口以及农业,并不是其它。

在冷兵器时代,有足够多的耕地和人口就是会显得实力强劲。关于这一点无可反驳。

楼小白亲自去拿来山川舆图,铺开之后根据楼令所讲进行审视,越审视额头的汗水就更多。

“我们崛起得太晚了!”楼小白得出这个结论。

听得楼令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相比起很多老牌的家族,楼氏确实是历史底蕴不足。

只是,多数老牌家族有着很是悠久的历史,他们可能就是开局即巅峰,随后一直保持原状或干脆衰弱的格局。

怎么进行壮大,强大起来之后保持实力,乃至于一直在实力上进行增长,其实才是最难的。

悠久的历史有没有用,看后人去怎么用。

历史底蕴不足,天然代表着劣势。

拿楼氏来说,现如今是在楼令的手上发展得很强大,问题也相当明显,多处区域并未进行开发,少数开发出来的地方支撑着整个家族,一旦有个天灾人祸可能就撑不住了。

更为现实的情况是,楼氏面临来自异邦的威胁确实比其他家族更为严重,不是还有晋国的强大在威慑和托底,恐怕就要让楼氏应付得手忙脚乱。

楼小白所接受的教育,让他听得懂楼令在说什么,同时明白哪些问题的确是亟待被解决。

“父亲花了七八年的时间彻底消灭林胡,将秦人驱赶到遥远的西边。”楼小白陷入沉思:“刚才父亲是在给出期限,获得分封之前必须解决来自义渠的威胁。既然父亲给出那样的期限,没有明确说出来,能够给予我的力量想必会比较有限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