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禄三年(1560年)早春,京都的樱花尚未绽放,近畿却已弥漫着三好家政治全盛的荣光。三好长庆刚与足利义辉达成和解,将居城迁至河内饭盛山城,麾下重臣松永久秀、三好义贤等人跻身幕府相伴众,近畿十国尽在掌控,连朝廷都对其言听计从。
然而,这份看似稳固的霸权,却在河内国一场突如其来的下克上风波中,悄然显露出裂痕。畠山高政被安见宗房驱逐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搅动了近畿局势,也让三好长庆不得不再次拿起刀剑,维系这份来之不易的全盛。
河内国自游佐长教遇刺后,便一直处于附属三好家的微妙状态。名义上的领主是畠山高政,实际权力却被安见宗房牢牢掌控。安见宗房凭借早年跟随三好长庆的功绩,逐渐架空畠山高政将河内国纳入手中,成为三好家在河内的实际代理人。
畠山高政在高屋城议事厅内,终于忍无可忍的爆发了。面对安见宗房僭越无礼的行为,他拍案怒斥:“我才是河内畠山家当主,何时轮到你做主!”这番公开的不满,彻底点燃了安见宗房的野心。
安见宗房率领麾下武士突袭高屋城内宅,以畠山高政昏庸无能为由,将其强行驱逐出高屋城,自立为河内守护代,并派人向三好长庆禀报。消息传到河内饭盛山时,三好长庆正在与松永久秀商议幕府政务。
听闻安见宗房的举动,三好长庆猛地将手中朱笔掷在案上,脸色铁青的怒斥道:“安见宗房好大的胆子!我刚与将军达成和解,正要彰显纲纪,他却敢在此时搞下克上,是视我三好家为无物吗?”
松永久秀在一旁躬身道:“主公息怒。安见宗房虽有不臣之心,但河内毕竟乃近畿核心,若放任其作乱,恐引发其他豪族效仿。不如派军前往,助畠山高政复位,如此既彰显主公维护秩序的决心,又能敲打安见宗房等类似豪族。”
三好长庆点头,目光落在松永久秀身上:“此事便交由你去办,率五千众前往河内,务必将安见宗房赶出高屋城,迎回畠山高政。”他深知松永久秀的谋略,也想借此次行动,让松永久秀进一步掌控河内的势力,制衡其他潜在的反抗者。
松永久秀领命后迅速集结五千兵力,从饭盛山出发向河内高屋城进军。他本以为凭借三好家的威名,安见宗房会不战而降,却没想到,安见宗房早已暗中联络了纪伊国的根来众。这支拥有者大量铁炮的僧兵武装,以铁炮奇袭战术闻名,是近畿南部最棘手的势力之一。
安见宗房以河内赋税为诱饵,换取根来众两千人的支援。松永久秀所部在高屋城外遭遇安见宗房与根来众联军的痛击。根来众铁炮队躲在木栅栏后,对着三好军实现密集射击,瞬间打乱了松永久秀的进攻阵型。
安见宗房则率武士趁机冲锋,三好军腹背受敌阵型溃散。松永久秀虽奋力反击,却因缺乏对铁炮应对经验,最终惨败而归,五千兵力损失近半。三好长庆得知战败消息后,怒不可遏的将松永久秀训斥了一顿。
但愤怒过后,三好长庆也意识到安见宗房的威胁。若不亲自出手,不仅河内难保,三好家的威望也会一落千丈。当月三好长庆便亲自挂帅,率领两万精锐,从饭盛山出发,再度进军河内。
三好长庆的两万大军与松永久秀的五千乌合之众截然不同,沿途河内豪族见状纷纷倒戈投靠。当三好军抵达高屋城下,安见宗房站在城头,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三好军,心中终于生出恐惧。
安见宗房试图让根来众再次出战,却发现根来众见三好长庆亲征,早已悄悄撤走。这些雇佣兵只认利益,又岂会愿意与三好家主力硬拼。失去根来众的支援,安见宗房麾下士气大跌,许多人夜间偷偷向三好军投降。
仅仅三天高屋城便宣告失守,安见宗房带着少数亲信向大和国逃去。此地虽是松永久秀的势力范围,却也是安见宗房唯一能寻求庇护的地方。三好长庆进入高屋城后,派人迎回畠山高政,却并未将河内实权交还给他。
三好长庆先是令松永久秀入大和国追杀安见宗房,同时在信贵山筑城,以将大和国纳入直接掌控范围。此时大和国虽名义上由三好家管辖,却仍有许多豪族拥兵自重。松永久秀深知追杀安见宗房是次要,掌控大和才是核心。而信贵山位于大和国北部,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大和国,既能控制交通要道,又能监视周边豪族,是绝佳的统治据点。
信贵山城的修建,既有坚固的石垣与箭楼,又有隐藏的铁炮射击孔,甚至挖掘了壕沟,引入河水形成护城河。松永久秀迁至信贵山城,以实现三好家对大和的直接统治。这一举措也让松永久秀在三好家内部的地位愈发稳固,他不仅是幕府相伴众,更成为了大和国的实际领主。
而在河内国,三好长庆则开始着手制衡畠山高政。他深知畠山高政虽被驱逐,却仍有一定威望,若放任其掌控河内,恐再生事端。于是,他从纪伊国调来豪族汤川直光,任命其为河内守护代,负责管理河内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