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四合院:一人纵横 > 第2389章 龙潜于渊(3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处暑的风裹着醉豆的醇香漫过西坡时,林野正蹲在双圈竹架下拾豆。今年的豆荚炸开得格外烈,绿珠般的豆粒砸在去年的竹笼上,发出咚咚的响,像谁在里头敲着小鼓。他数着竹匾里的醉豆,七十三颗饱满的豆粒上都泛着琥珀光,其中林念那株结的豆,壳上竟印着片淡淡的桂花影,是春天埋种时粘的花瓣烙下的印。

“该给醉豆换坛了。”母亲提着新陶坛走来,坛底铺着层芝麻壳,是从林思的竹笼里扫的,“你爹说醉豆得‘三换坛’,头坛浸酒,二坛拌花,三坛藏香,这样明年种下时,根须才会带着三层味往深里扎。”

林野把醉豆倒进新坛,芝麻壳在坛底簌簌作响。他发现林想的醉豆里混着根细麻线,是从母亲的旧围裙上拆的,线头上还沾着点枇杷膏的琥珀渍,想来是收豆时不小心缠上的。老瞎子说过,带线的豆种能顺着线找到家,就像孩子攥着娘的衣角不会迷路。

老瞎子在无字碑前编香篮,篾条是用今年的新竹架劈的,泡过槐花酒的篾条带着韧劲,编出的篮纹里嵌着野菊干花。他往每个篮子里都放了把醉豆,篮沿缠着圈麻线,线头上系着颗炒芝麻。“香篮藏魂,”他的白瞳对着陶坛,篾条在膝间绕出菱形的网,“你娘把枇杷膏熬进了麻线里,看着是干的,摸着才觉出黏,就像孩子们的牵挂,看着淡,其实早缠成了团。”

九月初九那天,林野把香篮挂在石碑旁的竹架上。七十三只香篮在双圈竹架间晃悠,醉豆在篮里滚动,发出细碎的响,像串会呼吸的风铃。他特意把林念的香篮挂在最高处,这样桂花飘来时,能先落进她的篮里——去年她的醉豆上沾的桂花,就是被风从高处吹下来的。

“你爹说登高的豆最有劲儿,”母亲往香篮里撒了把干桂花,“念丫头小时候总爱爬老槐树,说‘站得高才能看见萤火虫飞多远’,现在让她的香篮也站得高高的。”

林野看见林思的香篮里,芝麻壳总往醉豆底下钻,像她小时候总爱把糖纸藏在枕头下。石碑旁的磨刀石缝里,卡着颗去年的醉豆,壳已经半腐,露出的豆瓣上竟长出根细白毛,像在石缝里扎了个小根。

“思丫头的豆在石缝里醒了呢。”母亲用手指把白毛理了理,“你看这根须往磨刀石里钻,是想跟你爹的力气缠在一块儿呢。”

十月的霜把香篮染成了淡金色,林野开始拆豆苗架。干枯的豆藤缠着竹条,上面还挂着没摘净的豆荚,藤皮上的酒痕在霜里凝成了琥珀色的晶。他把竹条捆成捆,堆在老槐树下,准备来年劈成篾条前再泡次新酒——这些竹条吸了醉豆的魂气,编出来的香篮准能留住更多念想。

母亲在竹条堆上盖了层旧棉絮,是用三个妹妹的旧棉袄拆的,棉絮里还裹着点萤火虫的磷粉,夜里会透出幽幽的光。“别让竹条冻着酒魂,”她拍着棉絮上的霜,“你爹说酒魂怕寒,冻着了就会哭,哭出来的酒气是酸的,孩子们不爱闻。”

老瞎子用拆下来的豆藤编了个小小的磨盘,藤条间缠着麻线,磨盘眼里嵌着颗醉豆,转起来能闻到酒香。他把磨盘放在磨刀石旁,磨盘下垫着片槐树叶,叶面上用朱砂画了个“力”字。“给豆魂练力气,”他的木杖轻轻推着磨盘,“冬天没事就磨磨,开春种下去,根须才能把土抓得更牢,就像你爹磨镰刀,越磨越锋利。”

十一月的雪落下来时,林野往香篮上盖了层麻布。今年的雪带着点酒气,落在麻布上像撒了层细盐,香篮的轮廓在雪地里鼓鼓的,像孩子们揣着糖果的小兜。他在每个香篮旁都插了根酒竹蜻蜓,是用泡过三次酒的竹条做的,翅膀上的名字被雪盖了层白,却挡不住底下透出的酒香。

“竹蜻蜓能引酒香,”母亲往竹蜻蜓的底座上浇了点新酿的枇杷酒,“冻住了也能把香味往石碑里送,就像孩子们在雪地里烤火,再远也能闻见暖烘烘的味。”

林野看见林想的竹蜻蜓总往木屋的方向歪,麻线缠着香篮的网眼,把篮子拉得低低的,像在偷看屋里熬枇杷膏的母亲。父亲的身影在双圈竹架外徘徊,正用手把被雪压弯的香篮扶正,左肋的槐树叶上积着雪,却不融化,绿得像块浸在酒里的翡翠。

腊月里,镇上的孩子们送来七十三盏酒灯笼,灯罩是用槐花酒浸过的纸做的,画着醉豆和香篮,是照着西坡的样子画的。领头的小柱子说,这是“醉魂灯”,“先生说酒能抗冻,我们给姐姐哥哥们送灯,让他们冬天闻着酒香睡,就像睡在酒坛里暖和。”

林野把酒灯笼挂在香篮旁的竹蜻蜓上,烛火透过灯罩,在雪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醉豆在雪地里发芽。他认出林念的灯罩上,萤火虫的翅膀涂了磷粉,在烛火里亮得像真的,是小柱子照着学堂拓片画的,还特意多画了几颗芝麻当星星。

“念丫头的灯里住着真萤火虫呢。”母亲给灯罩掸掉雪,指腹蹭过磷粉时,灯罩里突然闪过点绿光,“你看这光跳的,准是她把布偶里的萤火虫放出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