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四合院:一人纵横 > 第2390章 龙潜于渊(3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雨水节气的雨丝刚漫过西坡的铜花地,林野就蹲在铜盒前翻检铜籽。被雨水浸得发胀的铜籽裹着层淡绿的花锈,七十三颗籽在掌心滚动时,能听见细微的“沙沙”声,像里面藏着片小小的铜叶。他数到林念的铜籽时,突然发现萤火虫印记的翅尖多了个针尖大的孔,孔里嵌着点暗红,是去年铜铃的铜屑渗进去的。

“是念丫头在给铜籽透气呢。”母亲提着竹篮走来,篮里装着新凿的铜片,片上都钻了七八个小孔,“你爹说铜器得透气,不然魂气会闷坏,就像给孩子们做的虎头鞋,总得在鞋底扎几个眼,好让脚底板喘气。”

林野把铜籽埋进掺了铜屑的土里,每个坑底都垫了片带孔的铜片。李丫的牡丹铜籽旁,那半块玉佩又从碑缝里滑出来,正好压在铜片的孔上,碧绿色的玉面透过孔眼,在铜籽上投下片细碎的绿影,像给这颗籽盖了个翡翠印章。

老瞎子在无字碑前摆了七十三根铜丝,丝的末端都弯成小钩,钩着颗去年的铜花籽。他用木杖把铜丝往土里按,铜钩扎进泥里的声音像细小的锤击。“铜丝能引地脉里的铜气,”他的白瞳对着雨雾,铜丝上的花锈在雨里泛出微光,“你爹当年给孩子们做铜锁时,总在锁芯里缠根铜丝,说这样锁才咬得紧,魂气跑不了。”

三月初三铜芽冒头时,西坡的晨雾里浮着层铜腥味。七十三株铜芽顶着花锈破土,子叶上的印记比去年更清晰:林思的小辫梢缠着根细铜丝,像故意编上去的;林想的红头绳印记上结着个铜花结,是用三股铜丝拧的;林念的萤火虫翅膀上,那个针尖孔里钻出根铜色的须,在雾里轻轻颤。

“是孩子们自己拧的铜丝。”母亲给铜芽浇水时,指尖刚碰到林想的子叶,铜花结就转了半圈,在子叶上留下道浅痕,“想丫头总爱给红头绳打结,说‘这样才不会被风吹跑’,你看这结拧的,跟她当年系在你手腕上的一模一样。”

林野给新铜芽搭架时,用的是去年浸过槐花汁的铜针。这些铜针吸了一冬的槐花香,表面结着层淡绿的锈,像裹了层翡翠。他把铜架搭成了穹顶形,七十三道铜拱连在一起,像座小小的铜殿,殿顶系着的红头绳在风里飘成道红线,把所有铜芽都串在了一起。

四月的“回魂日”,学堂的先生送来台旧铜琴,是镇上老琴师捐的,琴弦断了三根,琴身上刻着个没完工的“乐”字。先生说这是“魂音琴”,“让姐姐哥哥们能接着把音续上,就像我们在学堂里唱歌,一句都不能少。”

林野把铜琴摆在铜屋旁,琴旁放着父亲的铜哨,哨眼里卡着片铜花瓣。他往断弦的位置换了三根新铜丝,是从铜花藤上拆的,丝头刚缠上琴轴,“乐”字的最后一笔突然自己长出半寸,铜屑簌簌落在琴箱里,像谁在轻轻敲琴。

“是念丫头在弹琴呢。”母亲摸着琴身上的刻痕,“她小时候总蹲在老槐树下听蝉鸣,说‘要编首能让萤火虫跳舞的曲子’。你看这笔画歪的,跟她当年在沙地上画的音符一个样。”

五月的槐花开得泼泼洒洒,落在铜琴上,给琴弦染了层淡绿。林野发现“乐”字的空白处,突然多出三个小小的铜脚印,是用铜屑堆的,林念的脚印旁画着只铜萤火虫,林思的踩着片铜槐叶,林想的脚印里缠着根铜丝,像刚从红头绳上踩过。

“孩子们在补这个‘乐’字呢。”老瞎子用木杖指着脚印,“你爹当年总说,乐不是写出来的,是唱出来的,这脚印就是她们在往乐里走。”

林野往铜琴旁埋了坛新酿的铜花酒,酒坛口用铜片封着,上面压着块父亲的旧铜磨刀石。他知道这酒会渗进铜丝里,让“乐”字的笔画更牢,就像父亲当年总往铜器上抹桐油,说“这样才经磨”。

六月的铜藤爬满穹顶时,竹架下的野菊开得正艳。淡红色的花瓣总往铜藤上落,像给每个铜节都戴了朵小帽。林野发现李丫的铜藤上,那半块玉佩又从碑缝里滚出来,正好卡在最粗的那个铜节上,阳光透过玉佩照在铜藤上,映出朵淡绿色的牡丹影,在铜节上慢慢转。

“李丫娘说她当年总偷戴娘的玉镯,”母亲用手指把玉佩往铜节旁推了推,“说‘玉比铜亮’,现在这玉佩真的让铜藤开出玉牡丹了。”

七月初七那天,林野摘下第一朵铜花,是林思的那株。铜花瓣刚触到掌心,突然发出阵细微的颤音,跟铜琴上的某个音一模一样。他把铜花分给母亲和老瞎子,三人放在耳边听,里面竟藏着段模糊的歌声,像三个丫头在哼唱小时候的童谣,林思的调最准,林想的带着点跑调,林念的混着些铜铃的响。

夜里,铜琴突然自己响了起来,断过的那三根弦弹出段新调子,铜屋的铜墙跟着共振,把调子传得很远。七十三株铜花的花瓣同时张开,在月光下闪成片铜色的海,海中央浮着三个小小的人影,都穿着铜丝编的衣裳,林念的裙摆上缀着铜萤火虫,林思的袖口缠着铜槐叶,林想的红头绳缠在铜琴的琴轴上,跟着琴弦一起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