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啊!”

“我的天啊,这是出盗匪了吗?”

“虽说北边不太平,咱们颖州府到林州府这边一直都还是安稳的啊,怎么也会出现这么大的祸事?”

听闻恶性杀人越货事件,村民们都忘了刚才里正叔的话,一个个咋咋呼呼的开始讨论起来。

“哐哐哐!”

只听三声锣鼓响,大家都醒过神来,原来是秦天磊看村民乱糟糟不听他爹说话,敲锣制止。

“都祸到临头了,还一个个说个没完。”秦里正恨铁不成钢,大家都羞愧地低下头,不敢吱声。

看局面控制住了,秦里正才继续说,“陈东家的商队,是在颖州府和林州府交界处的双虎山被抢的,据逃回来的镖师说,贼人有百多人,非常强壮,上来就杀人,少东家和几个镖师还是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在其他人的拼死掩护之下,才逃得性命回来报讯的。”

秦里正一脸肃穆,继续沉声说道:“少东家和镖师一路千难万险的逃回来,路上遇到无数灾民难民,他们混入灾民中,才逃过一劫。途中跟灾民一番打听,才知道西北边陲沦陷了。”

此言一出,大槐树下再次哗然。

“啥?啥叫沦陷了?”

“就是被占领了。嗨,就像咱们跟隔壁村抢水源,人家抢占了不给咱们用,还打伤了咱们,差不多就是这意思。”

“啊?西北不是有戚将军坐镇吗?近年虽说到处都不太平,边境也总有蛮子过来抢钱抢粮,可那不都是小打小闹嘛,有戚家军在,蛮子成不了气候。”

不怪村民们这么自信,实在是戚家军的威名响彻四海。老百姓一辈子土里刨食,没见过半个兵勇,但家里有镇上做工的,或者去做个小买卖的,都在坊间听过说书,戚家军的英雄事迹那是说都说不完,一传十十传百,使得老百姓对威名赫赫的戚家军产生了无限的敬仰,仿佛无所不能!

这时,本来站在外围的王大户父女,也拥着他的亲家,扶着一脸惨白,明显受伤不轻的陈少东家走上前来。

秦天磊迎了上去,扶着年长的那位给大家介绍,“王大户父女大家都认识,这位是他的亲家陈东家。”又指着被王翠妮扶着的年轻男子说,“这位是陈少东家,他亲历匪徒凶残,侥幸逃得性命来,也是一身伤痛。今天拖着病体过来,只为了给大家伙儿报讯,咱们怕是要背井离乡,逃命去啦!”

此言一出,又是一片恐慌!本来讨论得快沸腾的锅,仿佛溅进去一瓢水,彻底炸开了!

一家三口在后边,听得这么劲爆的消息,面面相觑,心中均是感叹:得,一开局就是地狱模式!

秦天柱虽是读书人,个子倒是挺高,他在后面微微探头,看向人群中心。

只见秦天磊拉着的王大户中等身材,稍稍有点发福,在这群瘦巴巴的村民中算是独一份的了,他的女儿王翠妮也是白白嫩嫩的,看着就是一个秀气的小妇人。

这王大户,是十五年前迁入秦家村的,要说起来,跟秦天柱一家也算是颇有渊源,因为秦天柱爷爷为了供儿子孙子读书,卖出的地,就是卖给了他。

现在他家可算是秦家村占地最多的地主了,十多年下来,他家已有三十亩良田,二十亩中等田,十余亩下等田。前身秦秀才,也曾动过念头想租他家的地,最后没有成行,一是没有租金,二还是抹不下脸面来(来自秦建国同志的实力吐槽:租地他抹不下面子,最后偷鸡倒是能行了,呵呵)。

此时王大户双眉紧锁,面露不舍,却又斩钉截铁的开口说:“西北沦陷,蛮子肯定会一路烧杀抢掠过来,首当其冲是北边的百姓,接下来是林州府,再然后就是咱们颖州府了。

我女婿前次遭遇的抢匪,身形雄壮,高鼻异目,跟我们中原人长得完全不一样。他推测是蛮子的探子,估计是先行探路来了,按着路线,是奔着咱们颖州府甚至更南边而来。

如果北边的两个府城守军挡不住的话,不出一个月,蛮子就会大军南下,到时候,咱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家破人亡。”

“咱们大雍的将士怎么就守不住了呢?”人群中已经有胆小的妇人颤声哭了出来。

“我一家老小都指着田里这点产出,咱们除了种田,啥营生都不会,能逃哪儿去?人逃了,地也带不走,可咋整?”七尺男儿也伤心得抱头蹲了下来。

“我家大勇,前儿才去服了兵役!勇啊,奶这是再也看不到你了么?”又有村里第二老在那边哭嚎,感叹自己命实在太苦了。老伴刚去没几年,儿子伤了腿,孙子替他老子去服了兵役,本就心惊胆战的,这下孙儿更没活路了吧。

一时间,大家都忘了里正的告诫,天磊的锣鼓,只顾着凄凄惨惨戚戚!

还是秦天磊嗓门大,一声吼,“好了,先听王大哥把话说完!”

在一片呜呜咽咽声中,王大户继续开口,“大伙都知道,我家地最多,要说对村子的感情,我不如大家,但是我也算是全副身家投入在这里了,如果不是现在这要命的境况,我是怎么都不愿意离开的。”

这话有理,但也没理!

村民们暗想,你确实地多,可要说整个身家性命都在田地里,那恐怕不能够。王大户资产颇丰,还有个那么有钱的亲家,哪像他们只一亩三分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啊!

王大户可不管村民们心里的咕叨,他满心焦虑,恨不得把事情的严重性,剖析个清楚明白,又知道这群泥腿子,很多话不能跟他们多说,那朝廷的事儿,战线的博弈,都是他们从没接触过的,就是他和亲家,也只能瞎琢磨一番!他只能直白的把要丢性命的话,摆开来讲。

“钱要紧,地要紧,粮食要紧,再要紧能紧过咱们这颗项上人头去?

如今我亲家已经关闭了店铺,收拾了行李,奔我这边而来,不日我们就要避难去了。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一是为了给大家报讯,毕竟我王玉山在咱们村里落户这么多年,里正叔待我多有亲厚,秦家村庇佑我老小,我也不能弃大家于不顾,管自己逃了。

二是这逃难路道阻且长,困难重重,我深知人单力薄,需得组成一支长队,大家齐心协力,守望互助,才能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