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天雄军 > 第95章 崇祯十六年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都说崇祯皇帝勤政,堪比朱元璋。

早朝从不隔断,但俗话说得好,大朝办小事,小朝办大事。

天天大朝会,吵吵闹闹,很容易就把事情带偏。

要说方岳贡和郑三俊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吗?

这还真没有,都是东林人,同朝为官。

说不定平时还会在一起商议,打压其他对手。

但这次方岳贡之所以被针对,完全是动了朝中大多数人的蛋糕。

如果崇祯按照方岳贡的汇率,朝中大臣们的财富,还真的要缩水。

就连崇祯皇帝,财富缩水严重,自己也不可能答应。

散朝后,崇祯想想不对劲,不是说要天对付东明的乱臣吗?

怎么说着说着,就成了对方岳贡的讨伐会。

东明的乱臣谁去讨伐?

崇祯于是又找了了吴甡、蒋景德、张缙严、郑三俊继续商讨怎么对付东明钟家。

方岳贡作为户部尚书,居然排除在外。

在大朝会,可以顾左右而言他。

但小朝会就不能糊弄了事。

最后决定由孙传庭督师,调徐州总兵高杰,河南总兵许定国,武胜关总兵周遇吉,凤阳总兵黄得功讨伐东明。

出兵讨伐就要有开拔银,这是大明的规矩。

可原本一个总兵,要求十万两开拔银。

可朝廷说如今大明的银子一两可以兑换两千文,所以只出五万两。

这下这些兵痞们不干了,说什么不要银子只要铜钱。

十万两能兑两亿文,那就一个总兵,必须两亿文铜钱到手,才答应开拔。

就连周遇吉、黄得功也拿这些兵没有办法。

朝廷虽制定了汇率,但民间可不认同。

朝廷拿着银子,去各钱庄兑铜币,没有一个钱庄给兑。

这就是一个王朝,没有掌握钱庄这个经济命脉,带来的危害。

虽说大明,以往一两银能换一千文,但到了钱庄,银子要收火耗折色。

实际上一两银子,最多只能兑换八九百文。

现在朝廷虽说一两兑两千,没有那个钱庄会那么傻。

至于铸币,谈何容易。

自光宗取消矿监矿税之后,大明的金银铜钱矿,都掌握在地主豪绅手中。

朝廷想要铸币,也要有矿才行。

转眼,崇祯十五年就到了年底,江南的赋税仍然没有收上来。

各地抗税抗捐愈演愈烈。这也给躲在鄂豫陕山区的流寇,看到了机会。

郏县一战,让李自成损兵折将。河南有天雄军据守。

继续待在伏牛山一带,有被天雄军包围的危险。

要不是满清突然入寇山东,威胁天雄军。李自成恐怕,连休养生息的时间都没有。

李自成看准时机,先是出伏牛山,从南阳一路攻打到了襄阳。

占领襄阳后,听从宋献策之言,建立大顺。

并且在襄阳开科取士,建立政权,打算长期据守。

张献忠也从商洛山杀出,占领武昌,诛杀了楚王,建立大西。

罗汝才在湖广,穷追猛打左良玉。

一路攻城拔寨,已经占据了汉江以东的大部分州县。

左良玉仓惶逃往终南山一带。

至此,湖广江北之地,多数落入流寇之手。

李自成以闯王之名,发起会盟。

罗汝才听从钟君义的警告,没有前往。

李自成与张献忠,带兵讨伐罗汝才。

结果被罗汝才打的大败。

如今湖广江北的三股势力,李自成虽说是闯王,但实力已经大不如前。

原本以为罗汝才实力最小,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都有吞并罗汝才的想法。

可李自成与罗汝才两军一接触,李自成就发现,这罗汝才的武器,与天雄军的武器如出一辙。

心中暗骂罗汝才,啥时候成了明狗。

李自成对天雄军的武器,产生恐惧,不敢与罗汝才对战。

但张献忠可不知道这些,结果一头扎进去。

结果可想而知,张献忠大败,损失惨重。

张献忠害怕明军围剿,退出武昌,带着从楚王府搜刮来的财宝,退往荆门。

李自成只与罗汝才稍一接触,就果断带领流寇,放弃了襄阳,也来到了荆门。

李自成与张献忠,建立了几个月的政权。

结果被罗汝才打的落荒而逃。

两人本来并不对付,但如今是天涯沦落人,两家决定合兵一处,先打下荆州。

崇祯十六年年初,流寇攻入荆州,诛杀荆王。

然后李自成带着队伍过了长江,攻入常德。

而张献忠率部顺江而下,进攻九江。

张献忠在湖广一带多年,早就收服了几个水寇头目,其中最大的一支是洞庭湖水寇,黑皮葛三。

李自成占领常德后,又转道向东,攻占长沙,与张献忠一起攻略江西。

崇祯十六年刚开始,大明就烽烟四起。

不过以往都在北方,南方相对稳定。

但随着流寇流窜到了江南,加上江浙一带的织户起义。江南岌岌可危。

崇祯终于撑不住了,把原本围剿东明的明军,调往江南,围剿流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