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召集军器监的所有官员以及各工头、工匠代表开了个会,对于用电重点强调了一番。
并且拉来一头大肥猪当场演示,当在肥猪身上接上电线,一拉电闸,肥猪都没来的及惨叫,浑身抽搐当场昏了过去,没过多久便没了气息。
所有人顿时震惊当场,杨思齐甚至浑身冒出冷汗,庆幸自己听从王远的告诫,没有开着电闸去摸电线。
王远带着绝缘手套将猪身上的电线取下,开口说道:“若需要带电工作,必须带着这种手套,否则被电死了可视为违规操作。”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他还都知道,若是违规操作,抚恤金都没有,还会被通报批评,可以说死了也白死。
王远留下二十副绝缘手套便返回了长安。
刚在别墅吃过晚饭,有小太监前来传达李二口谕,让王远明日上朝。
翌日早朝,巡查各道的黜陟使都还未归,坐在前排的是李承乾、李泰、李恪,第二排只有长孙无忌和魏征。
王远坐到程知节旁边,悄声问道:“程伯父,朝中可是发生了大事?”
“俺听说前些时日吐谷浑遣使来朝,而使者还未返回吐谷浑就来犯边,劫掠了鄯州。于是圣人遣使责之,诏令吐谷浑王慕容伏允来朝,伏允称病未至。后来慕容伏允又为了他的儿子尊王遣使前来求亲,圣人责令尊王亲自迎亲,以笼络尊王,而尊王也称病未至,圣人只好诏令停婚!”
“圣人到!”
二人正说话间,王有德的声音传来。
见礼过后,李二开口说道:“侯爱卿,你将情况说一下。”
侯君集起身,将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原来原来程知节说的基本都是真的,后来李二又派了十几位唐使前往吐谷浑,可以说李二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而慕容伏允不知悔改,反而扣押了唐使鸿胪寺丞赵德楷。
李二又派中郎将康处直前往晓谕祸福,这次就不一样了,而是派的军方人物,代表着你再不听话我就要打你了。
李二问道:“朕欲讨伐慕容伏允,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能够看出来,李二还是有些犹豫,毕竟大唐如今人口太少,打仗又非常消耗钱粮,并不是每次打仗都像王远一样,还能赚钱。
房玄龄说道:“陛下,慕容伏允竟敢再三犯我大唐天威,微臣同意出兵!”
程知节起身说道:“陛下,微臣请战!”
“微臣请战!”
武将们纷纷起身请战。
李二见王远没有动作,开口问道:“王爱卿,你怎么看?”
王远起身,拱手说道:“陛下,微臣只听你一句话,对于慕容伏允,你是要死的还是要活的?”
李二翻了个白眼,大手一挥,说道:“行了行了,你坐下吧!”
就在这时,又收到飞鸽传书,李二看后勃然大怒,一拍龙案,说道:“慕容伏允欺人太甚!这厮又派兵犯我兰州、与廓州!”
“请陛下下旨!”武将们义愤填膺。
曾被吐谷浑劫掠过的鄯州刺史李玄运起身说道:“启奏陛下,吐谷浑的良马都在青海放牧,如果轻兵出击,可以取得大利。”
闻言,李二这才下定决心,毕竟世人都知道李二爱马,所谓吐谷浑的良马又叫“青海骢”,那可是有名的宝马。
于是李二任命左骁卫大将军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兰州刺史李君羡为副总管,统领边军及契苾、党项等部落兵马征讨吐谷浑,飞鸽传书立即发出。
退朝之后,李二将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王远以及几个武将叫到延兴宫,众人边散步边讨论着吐谷浑的战事。
正值初夏,周围景色迷人,还能看到不远处的大雁塔。
在一处凉亭,李二坐下后,看到西方一团白云,对冯智戴招招手,说道:“戴爱卿,朕听闻你精通占卜之术,你看那片云下有贼,击之可以取胜吗?”
可见李二还是担心战事,众人都看向那团白云。
冯智戴看了片刻,说道:“回陛下,云状如树,方辰在金,金利木柔,击之胜。”
李二心中稍安,又问王远:“王爱卿,你怎么看?”
王远拱手说道:“云状如树却又如絮,胜是胜了,却又如一拳打在棉絮上,无痛无痒,无实质性胜利!”
“这如何说起?”
“陛下,反正是取胜,咱们拭目以待吧!”
李二这才放下心来。
六月,段志玄与吐谷浑军队遭遇,取得小胜,慕容伏允逃走,吐谷浑军队开始躲避唐军,拒绝与唐军作战。
段志玄追击八百余里,始终未寻得吐谷浑主力。
战报传到长安,李二飞鸽传书诏令段志玄进攻青海湖。
段志玄接到诏令,率军奔袭数百里,在距离青海湖三十里的地方安营。
段志玄与手下左骁卫将军梁洛仁商议,这个梁洛仁便是当初带王远杀了梁师都的那个堂弟。
二人商量的结果是,战线拉的太长,后勤补给跟不上,一但陷入僵持,恐怕会被吐谷浑截断后路,于是驻守下来,等待补给。
而吐谷浑仿佛察觉到了什么,迅速将马匹转移到了青海湖以西。
从另一条路赶到青海湖南边的李君羡与吐谷浑大战一场,缴获两万余头牛羊,在青海湖绕了一圈,连个马影子都没见到。
后来慕容伏允也不知道跑哪去了,段志玄只好回去交差。
李二对这个结果相当不满意,两万余头牛羊也就比出征士兵的军饷粮草齐平而已,可以说没赚也没赔。
段志玄虽然打了胜仗,可还是被李二罢了官,但是不久后又被启用,李君羡虽然有功,可并没有得到李二的认可。
七月,李二请老皇帝一同去九成宫避暑,老皇帝以隋文帝死于九成宫,所以自己非常厌恶那里而拒绝。
李二走后,老皇帝便和王远一大家子人去了灞源镇,随行的还有李丽质和李治。
学校第一批初中生毕业了,一共才十几人,王远给他们举行了毕业典礼,这些人大多是勋贵的庶子,王远将他们大部分人安排到了军器监,并签署了保密协议,谁若是泄密,可是会连累到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