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举措都是薛杉杉没有明确吩咐的。
王昂很清楚薛杉杉对农业的看重,毕竟每次攻占新的土地,她都会立刻抓紧时间安排当地的百姓开始耕种。
王昂根据目前收集到的战利品和人口数量,估算出粮食的缺口还相当大。
他知道,即使没有薛杉杉的命令,分地的工作也已经来不及进行了。
于是,他也直接组织百姓们选择肥沃的土地开始耕种,希望能尽可能地弥补粮食的不足。
薛杉杉感到有些意外,但王昂这样的安排让她感到格外欣慰。
她赞许道:“你做得很好!你办事我总是很放心。”
王昂从未得到过如此高度的赞扬,心中喜悦不已,但面上仍保持着沉稳:“县主过奖了,全靠您的耐心指导,我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薛杉杉鼓励地看着他:“你的悟性很好,要多学习,多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我分担。”
无论是作战还是民生安排,王昂的表现都很好,是薛杉杉手下最出色的人选,他完全有能力主政一方,承担重任。
薛杉杉甚至认为,只要再稍加培养,王昂就可以留在西疆,为她掌控戎国的半壁江山。
王昂是精明的人,他如何听不出薛杉杉话里的暗示,心中激动不已,脸上也泛起了红光。
“属下一定不会辜负县主的期望!”
王昂心情稍微平复后,又向薛杉杉汇报了一件事。
他派人去长宁取回了兵册副本,核对了一下那些作为人质交换回来的长宁降兵的身份。
通过兵册的对比,他发现了一些可疑的人,而且从都头到普通士兵都有。
戎王主要将这些人安插在吃空饷的编制里,有了兵册副本,就很容易发现这些端倪。
“但是,属下也不敢确定戎国有没有其他的计划,所以目前我把他们暂时安置在城南,划了一片地让他们集中耕种。”
这样的安排,也符合薛杉杉的心意,她对这些降兵也有同样的顾虑。
尽管这些人已经被接回来,但薛杉杉一路上都对他们都保持警惕,没收了他们的武器,用绳子拴住他们的左手,让他们列队行走。
就算人手紧缺,她也不敢轻易使用这些兵。
“你做得对。”
看到县主对自己的安排表示认可,王昂又说道:“县主,不过这些人毕竟是经过训练的正规军,虽然他们的战力和身体素质可能不如我们麾下的人,但是比新招募的士兵要好很多,一直放着不用也很浪费,您看是不是应该想办法把他们编入军中使用?”
对此,薛杉杉早有打算,只道:“他们曾是叛兵,我不可能直接给他们正规军的待遇。等核查完他们的身份后,就把他们暂时编入预备营,让他们去山下修缮往青阳府的官道去吧。”
她不可能毫无芥蒂地接纳长宁这些曾经的叛兵,否则那些抵抗戎国而牺牲的人,又该如何对待?
她的军队,绝不能容忍会随意在战场上投降的士兵。
所以,哪怕这些士兵当初的选择是被戎国胁迫,也不能轻易就被原谅。
这样的叛兵有三万多人,目前一直在安阳关,必须尽快让他们去修路。
因为修路不仅仅是修路,更是一种维护道路畅通的职责。
不过在此之前,薛杉杉觉得有必要进行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让更多的人铭记于心的铁律:对国家忠诚者赏,叛国者罚。
这些叛兵就是最好的教育工具。
“我听说过,当初长宁守军也有数次反抗戎国的士兵们,但却被残忍杀害,你将这些士兵们统计出来,我要追封他们为烈士,让他们的家人享受到烈士家属的待遇。”
王昂对此事有所了解,但他提醒道:“这些人可能已经没有家人在世了,他们的家人都被戎国连坐,几乎全被杀了,而且头颅都成了长宁城外的京观。”
薛杉杉知道长宁北城外的京观,这是那些誓死抵抗戎国士兵的头颅堆成的。
这些游牧民族的首领向来嗜杀,经常屠城,从未把中原人的命当做人命。
压下内心的沉痛,她吩咐王昂:“在长宁府修建一座烈士墓园,好好安葬这些烈士们,让他们的亲人在享受烈士遗孤待遇的同时,也必须供奉烈士的牌位。”
奖赏的同时,惩罚也是必要的。
她要求王昂调查清楚当初长宁城中的叛国者,尤其是将领和身份贵重者的罪行,并在奖惩大会上给所有人一个明白的说法。
王昂心中清楚,自家县主这是要杀一批人树立典型,因此赶紧领命下去筹备。
举办这样一场奖惩大会需要时间,调查和统计罪名也需要几天时间。
在这个关头,安阳关却突然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县主,有朝廷的钦差到了安阳关西门外,说有夏皇的旨意要给您!”亲兵报告道。
薛杉杉微微挑眉,她有些意外。
都已经过了这么久,夏皇应该早就得知她在戎国的动向了,那现在下旨,是打的什么主意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