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景区,石拱桥。

几名大学生面色惨白的站在桥上。

他们万万没想到一次好心的环保劝阻,竟然发现了一大堆尸块!

“刘大,是他们几个发现的凶手吗?”

苏锐风风火火的赶到后,一瞥见桥上的大学生,便迫不及待开口。

闻言,刘猛像个被兵临城下的将军似的,一脸压力山大:

“这几个大学生原本在附近游玩,但一见有人往河里扔东西,他们还以为是半夜偷偷扔垃圾的呢!

所以就出言制止。

结果,那家伙一听有人过来,就扔下编织袋跑了。”

“所以没抓到?”

苏锐有些惊讶,他是知道姜局长外松内紧,暗地里在景区布置了不少便衣的。

“那家伙估计是本地人,地形很熟。”

刘猛挥动粗壮的胳膊,一拳砸在手心里:

“等我们便衣的听到声响赶到时,他已经窜入旁边玉米地了。”

“玉米地里的脚印,我们也已经进行了勘查,和之前命案现场的一样。”

白天负责制作石膏立体足迹的刑警,也在旁补充道。

“你们有看清他的长相吗?”

苏锐走到几个大学生面前温言询问。

几个大学生看了看打开的编织袋,哆嗦了一下嘴唇,其中一个男生勉强鼓起勇气:

“只看清背影,高个,有点瘦,背有点驼。”

苏锐闻言,暗道这倒是符合他前面得出的判断。

随后,他又戴上橡胶手套,将编织袋往两边分开看了看。

由于苏锐在刑侦之眼的加持下,观察力非常好。

他刚一扩大编织袋的口子,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尸块断面不齐、骨骼外露。

这不由令他有些大惊失色:“超生反应!刚杀的?”

“什么?刚杀的?”

刘猛原本还企盼不是凶手最近所为,没想到头上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究还是落下了。

不过,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刘猛还是追问道:

“苏队长,桥下还有凶手抛下去的编织袋,是不是等河里的编织袋全捞起来,咱们再做鉴定啊?这样会不会更准确一些?”

“用不着!”

老宋压根不在意浓烈的血腥味,径直蹲在编织袋前,拿起尸块断端软组织,仔细端详:

“断面不齐?还有血凝块黏附?

这一看就是刚死就被分尸啊!

只有死后不久就被分尸的尸块,由于肌肉、皮肤还存在超生反应,所以断面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导致断面不齐!

刘大,你看这断面骨头都露出来了,收缩的多厉害!

另外,你看着血凝块,这也说明才死不久,还残存微弱的凝血作用啊!”

“那死亡时间是?”

刘猛咽了口唾沫,他其实心里已经隐约有了答案,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尸块断端的血管网尚未出现腐败,我认为死亡时间应该不到十个小时,考虑到现在是夏季,死亡时间有可能更短。”

苏锐的超强观察力,一眼就察觉到老宋手上尸块的血管网很新鲜,所以他十分肯定的道:

“刘大,换句话说,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凶手确实在过去十小时内再次作案。

而且,这次他的作案手法进一步提高了,还学会了分尸。

这让我感觉凶手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他在成长!”

“成长?”刘猛面部肌肉抖动了一下,脸色越发凝重了。

“而且,说不定他白天就在人群里看着我们,他也渴望学习!”

“学习什么?”

“学习我们警方的侦破思维!”

苏锐十分客观的分析道。

虽然真话往往令人有些尴尬,但这又是苏锐等人不得不面对的。

此刻,刘猛听完分析之后,他沉默许久,现场死一般的寂静。

半晌之后,他缓缓开口:

“既然这家伙在密切关注我们,那他又是什么样的胆量,敢顶风作案呢?”

“不是顶风作案!”

苏锐从犯罪心理学角度,纠正道:

“我之前在粉黛草丛里就推测他是机会型犯罪人格,这类人是否作案,只取决于他对外部环境的判断。

只要他觉得机会合适,就会忍不住出手作案。

我想这次应该是他又逮着机会了,他认为当时的场景很安全,所以就又犯案了。

况且,这种机会型犯罪嫌疑人,通常在第一次得手后,很容易上瘾,不会就此罢休。”

一听这话,刘猛像是下定了决心,一字一顿:

“我决定上报情况,搜山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