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谓搜山检海,用大白话来讲,就是大预算之术!

只要预算足够,那你作为现场指挥员,能够动用到的力量就非常大。

这一点和当年对付东北二王差不多,上万警力搜山,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

一旦启动这种大预算之术,就像你不能在游戏里空大似的,不然钱让你花了,折腾这么多人力物力,没出结果的话,岂不是很尴尬?

但幸好刘猛动用的大预算之术,预算还不算大!

只是上报姜局,协调到了武警和民兵组织。

县城一个武警中队虽说不算多,但加上紧急动员的民兵也就足够了。

预算方面也是基本花在民兵补贴上。

这对于已经火烧眉毛的姜骁勇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结果。

毕竟,当务之急,景区安宁高于一切!

绝不能再发生命案了。

否则,还不等破案,他这个局长就要先被撤职。

此刻,苏锐眼见刘猛那边打了几通电话,增强了景区人手防备,他又接着道:

“刘大,你们人手充足,能不能让大队的兄弟们,帮我们找一找尸块的手臂组织啊?

特别是留意手臂皮肤部分,看看有没有捆绑痕迹?”

对于苏锐而言,他不是法医,不需要一上来就关注分尸手法、目的、工具这些……

那是老宋的工作!

他眼下需要的是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去验证自己刚才的推断。

看此人究竟有没有成为连环侵害案凶手的潜质?

毕竟,根据莱赫曼的犯罪现场分析理论,他认为可以从三大主题,预测凶手是否再犯。

其中带有控制和胁迫的犯罪主题,是预测再犯的显着指标。

这类嫌犯实施侵害只是为了满足生理欲望,而非钱财,或者说他们以侵害为目的,拿走被害者钱财,那是顺带手的事情。

而在此类案件中,控制是关键的犯罪动机,通过被害人手上是否有捆绑痕迹,可以判断凶手是否符合莱赫曼归纳的再犯特点。

由于苏锐好歹是市局派下来做业务支援的,代表着市局的脸面,所以也勉强算得上见官大一级。

刘猛心急如焚间,也没多问,直接吩咐手下照做了。

很快,一众刑警七手八脚之下,在三个编织袋中,拼凑出了女尸的手臂。

他们仔细一辨认,顿时出声道:

“有绳索痕迹!确实被捆绑过!”

闻言,苏锐当即对刘猛言之凿凿道:

“前面的案件定性不对,这不是一桩抢劫侵害案,而是以侵害为目的,顺带实施抢劫犯罪的案子。

犯罪动机不同!

甚至,我怀疑凶手捡走死者财物,只是个障眼法。

故意伪装抢劫现场,误导我们警方的侦查思路!”

“我赞同苏队的说法。”

老宋指着刚拼接好的尸块道:

“这次没有在死者身上找到大面积的殴打伤痕,这说明死者生前并未遭受暴力对待,很有可能是被凶手胁迫捆绑后,再侵犯掐死的。

这一点,从尸块里的心肺出血点,以及器官脏器的淤血改变可以看出。

不过,具体的体表特征鉴定,还要等找到头再说。

因为现在死者整个头颈部位都不在,只留一个空腔,我是没法做出盖棺定论的。”

刘猛心知还未找到女尸的头,一时半会不能确定身份,但他还是关切的道:“这些尸块是同一人体吗?”

此刻的他,内心忐忑不安,深怕冷不丁又冒出一条人命来!

老宋点了点头:“是同一人体!”

其实,尸块认定,对于老宋这种老法医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依靠阅尸无数的经验,他们这样的老法医只需要看尸块断端的吻合程度,就能迅速做出判断。

甚至,都不用看死者皮肤颜色特征。

眼见老宋能肯定是同一人体后,刘猛这才稍微放下心来,随即掏出手机给局里打电话,询问白天有没有什么失踪人口信息?

比如有人来报案什么的?

没办法,女尸的头找不到,最简捷的办法就是从失踪人口里找。

这是最取巧的办法!

否则,等提取尸块组织DNA,进行遗传标记分析,那黄花菜都凉了!

这时,苏锐趁着老宋去车上拿装备的光景,独自一人瞥了瞥装尸块的编织袋。

这种编织袋并非火车站常见的那种大编织袋,而是稍微小一号,做工更好些的编织袋。

但稍微打量一番后,苏锐不禁摇了摇头。

这种编织袋太常见了,不像饲料袋那样还有经销商的编号,还能有迹可查。

想到这里,苏锐当即放弃在编织袋上找线索,反而重新端详起尸块。

分尸案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观察凶手的分尸手法!

这往往能让警方有意外发现。

特别是厨师、医生、屠夫,这些人在分尸时往往很容易暴露自身的职业习惯。

一阵细微观察之后,苏锐发现尸块骨骼断面整齐,但断端边缘皮肤上有缺损划痕,呈锯齿状。

这让他猜到了凶手所用的分尸工具,肯定是锯齿一类。

不过,令他颇感意外的是,一摸尸块断面软组织部分,竟然没摸到润滑油之类的黏附物?

这让苏锐眼前一亮:“老小子,挺有劲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