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986章 一口气建设10个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光是这些,现在晋西吕梁的战斗全部结束后,还不知纳降多少呢。”左副参谋长补充道,“他把那些老弱病残的晋绥军都送回了家,给足了安家费,年轻力壮的就编进了独立团,跟着八路军老兵一起操练。前两天去晋中的通讯员说,那些前晋绥军的士兵,现在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比谁都响亮!”

窑洞内的笑声此起彼伏,油灯的火苗在众人脸上跳动,映得每个人眼里都亮堂堂的。副总指挥把电报折好,放在桌案中央:

“好了,捷报归捷报,咱们的正事还得办。太原城防坚固,小鬼子驻了一个旅团,还有不少的伪军,再加上大量的晋绥军,陈振华打下的那么多太原周围的县城,只是扫清了外围,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众人立刻收了笑意,目光重新聚焦在地图上的太原。副总指挥拿起铅笔,在太原城周围画了个圈:

“日军的主力在城内,城外的碉堡群是晋绥军的屏障。我原本打算分三路进攻:129师从正太铁路南下,牵制城东的鬼子;120师渡过汾河,拿下城北的机场;115师负责扫清城东北的据点,而863旅……”他顿了顿,笔尖落在晋中,

“陈振华的队伍刚收编了四个独立团,锐气正盛,就让他们打主攻,从城南和城西突破,直插小鬼子的师团部,并且听说为了攻打太原,把特战团和战车团也调取了一部分部队过来。”

其他将领们纷纷点头,129师的代表道:“老总的这个部署好,如果这样,863旅的将士们更加熟悉太原的地形,收编的晋绥军里还有不少太原本地人,正好能当向导。”

120师的参谋补充道:“听说陈振华手里有105毫米的九二式重炮,用来轰碉堡正合适,咱们的山炮怕是啃不动那些钢筋混凝土工事,再说了,咱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火炮。”

副总指挥看向左副参谋长:“给陈振华发报,让他做好准备,三天以后,120师、115师和129师三路大军先行行动。告诉他,总部盼着他再立大功,但也得记住,太原城里百姓多,尽量少用重炮,能保的房子、能护的人,都得护住。”

“是!”左副参谋长立刻提笔记录,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电报送到晋中时,陈振华正在中阳县城隍庙给加入独立七团的那些新兵训话。庙院里,士兵们列队站得笔直,一部分穿着国军的黄布军装,一部分还穿着晋绥军的旧制服,但手里的枪都擦得锃亮,眼神里的光却是一样的——那是对胜利的渴望,对家国的牵挂。

“……太原城里的鬼子,手里有一个重炮联队,但他们占的是咱们的家,杀的是咱们的同胞!”

陈振华站在台阶上,声音洪亮如钟,“再有三天的时间,咱们就要打太原了,你们怕不怕?”

“不怕!”四百多张嘴齐声呐喊,震得庙檐上的尘土都落了下来。独立七团的尤太中往前一步,扯开嗓子喊:“旅长放心!我带弟兄们打头阵,不把鬼子赶出去,就不回来见您!”

士兵们的欢呼声浪更高了,陈振华看着他们,想起三天前刚收编时的情景:有人偷偷把国军的帽徽藏起来,有人夜里哭着想家,还有人担心八路军“秋后算账”。

可现在,他们眼里的犹豫变成了坚定,怯懦变成了勇猛——这变化,比拿下任何一座县城都让他欣慰。

新兵训话结束后,陈振华把周卫国、李战龙、孔清德、尤太中、徐虎、张子放、刘震东、刘正南、朱睿、赵长城、李有才11个独立团的团长叫到跟前,指着地图上的太原:

“总部让咱们打主攻,这是信任,也是硬仗。从现在起,每天加练一小时,尤其是攻城战术,怎么架云梯,怎么炸碉堡,都得练熟了。”

他看向独立十四团的团长张子放,“子放兄,你以前在太原驻防过,城里的街道、工事,得多给弟兄们讲讲。”

张子放立正敬礼:“保证完成任务!我这就画张详细的城防图,连小鬼子的岗哨换班时间都标上。”

独立十五团的刘震动突然道:“旅长,我有个想法。咱们收编的弟兄里,有不少是太原人,不如让他们写家信,说说咱们八路军是咋打仗的,咋待百姓的,让城里的老乡也知道,咱们是来救他们的,不是来毁城的。”

“好主意!”陈振华眼睛一亮,“就这么办。再让炊事班多做些干粮,到时候不光要打胜仗,还得让城里的百姓有饭吃。”

傍晚,夕阳把城隍庙的红墙染成金红色。陈振华站在庙门口,看着士兵们帮老乡挑水、劈柴,独立十六团的团长刘正南正蹲在灶台前,跟老乡学做太原头脑(当地小吃),脸上沾着面粉,笑得像个孩子。

不远处的操场上,枪声阵阵,是新兵在练习射击,虽然动作还有些生涩,但每一发子弹都朝着靶心飞去。

通信员骑着马从远处奔来,手里举着总部的回电:“旅长,总部回电了!说等着咱们拿下太原,一起喝庆功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