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汶云说到这里,喝了一口水,开口说道:"接下来我们专业上的第一节课就是给大家讲清楚大家未来的就业去向。
从事专业研究,单位嘛,很多都有好单位,我们学府设立的政史研究中心,包括其他学校的研究中心这个专业限制度极高,所以除了我们国立学府,其他学府是不设立该专业的,因此学府研究相关类研究中心很缺人,基本上是空缺或者是像我这种老骨头去做,同时,也有帝国政府的政史研究部门,理论研究部门和相关部门,基本上都是编制岗,如果你有能力的话,可以通过以此为跳板,成为帝国公务员。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第一,我们这个专业所学的东西过于深奥,即便你能通过学府几年学习毕业进入之后,基本上这辈子就这样了,这个专业是最不会做出成绩的。要重视的是,理论分析和研究。
还有一条路,不过这条路你家里要有矿,那就是反对这个思想,天子提出了有反对才能促使人进步,思想也同样如此,世界大同观理论是不断契合,不断融合符合国家发展的特色指导思想,是肯定有人从根上否定他,只要你不违法乱纪,不破坏公民良俗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只有你深入学习,知道这个理论才能切实而实际的提出可靠的反对意见和指导思想。"
李汶云喝了一口水之后,再次开口说道:"世界大同观理论指导思想之一是事物随时间,环境和实际因素的变化,要不断的更新迭代,其指导思想本身也如此,你们刚好赶上一个时期,世界大同观理论是基于盛平前夕世界格局及帝国本土内外矛盾及相关问题提出的一套实用性的指导思想后,逐步随帝国的影响力推向全世界。
如今帝国本土和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世界大同观理论已经不合时宜,你们现在开始要学习的是第二代世界大同观理论观。"阐述了为何该专业的招生特殊性。本质上,帝国包括世界已经把世界大同观理论植入民心,培养成了世界观的理念之道之一。因此,普通人可能由于家境,心境以及客观成长因素无法具备。这种世界观崩塌之后,这种转移过来重新塑造1套新的世界观或接受新的世界观的能力,这也是该专业特殊的招生渠道原因。
李汶云让教务助理给每个人发书,这个专业自学性很强,基本上是十节课,九节课自学,一节课主讲。
只有一门主科三门辅助科目。书却很多,每期的帝国日报和内部公报是必读科目,所有就读本专业的学生等级制定为八级,可以解密部分的内部资料进行理论课辅助学习。
《大宋帝国政论要义》第一代和第二代代。是帝国趋于特殊时期需要的个人权威,加强产生的特殊产物帝国核心思维,由人治转法治之后,基本上已经被全盘否定。除了各大政史研究室和帝国部门之外,以及少数经历过特殊时期的家里人,可能还留着这本书外,就只有这五十本专门供专业学生理论学习,之后反驳这论要义的第一代,第二代中的错误观点,
所说这有你深入的学习了,理解了,透彻了,这套理论思想,你才能在根本上根据自己的思维观构造一套反驳理论,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
第二类就是辅助类学科,这些是帮助理解主修课的学习。是法学类着作《象征类案件的意义及其背后深远影响和政治含义及时代脉络分析》。象征类案件,乃是一类极具特殊性的案件。它们存在于现行的法律章程之中,却又处于空缺之地;它们并未违反法律法规,却违背了公知的民俗和道德规范。这类案件的显示现行法律章程中的漏洞,尤其是公诉类案件,比如说这个恶人人都知道,人人恨不得杀而诛之。但是由于其现行法律条文中属于空缺,属于漏洞,在没有经过修改程序之前,只能判定为无罪的特殊类案件。这本着作收录了自新政以来发生的多起象征类案件及背后深远意义和政治分析和时代脉络的关联性。
包括《从帝国走出来的民政福利体系建设与管理和各国的本土化》,《教育体系和思维影响时代变迁和根本格局》……本身搁他们自己的专业都是难度不小的书籍,更何况这个专业要全部肯俗肯透才能进行主业的学习。
第三类政策类书籍。《帝国基层治理思维及逻辑》……这类书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比如《治理系统分析》这本书收录帝国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更迭,要求考生分析时代背景,历史脉络,研究该政策对与历史,民生等诸多方面的了解,基本思政能力在中高阶段的思政课都已经锻炼出来了,难度不算太大,算是专业辅助研究中最简单的一科。不仅仅要求能够笼统的根据公式套出分析模式,也要有自主分析模式以及结合新的脉络和时代背景,提出新的政策或者说政策的改良版本。
第四是主科研究课程:原本是三本书籍,从这一代开始刚好进行改革换代,所以有四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