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刑部所说的十三人,还需要进一步审查。”
太子站出来,微微弯腰。
皇帝看了他一眼。
儿子比他镇定,是性情如此,还是早就知道什么了?
“也好,朕乏了,先退朝吧。”
说是退朝,走的都是靠不上前的小官员,倒是岳相、各部尚书、方银、太子等都留下来了。
明珠大长公主被清衍亲自搀扶,他用了力道,才把姑祖母扶起来。
“您该去休息了,姑祖母,您是益阳唯一的依靠。”
“益阳是陈相唯一的女儿。”
明珠大长公主偏过头,只是不等看清太子,人就晕了过去。
“快请太医。”
皇帝变了脸色。
一通忙乱,明珠大长公主被送到偏殿,太医说是郁结于心,肝火燥热,才晕倒,正在针灸。
御书房。
皇帝与一群大臣静坐了许久。
今日的事,实在出乎意料,他们需要时间消化。
真的有那样一道圣旨吗?
还是太子,喝了两盏茶后,打破沉默。
“也就是说,先皇留下那样一道圣旨,父皇登基后,陈相刻意弄权,一是为了完成先皇旨意,二是为了保护父皇,事成前,不让父皇牵扯太多?”
他问的直白,一点没给留面子。
云丛生跪在中央:“是,龙隐卫说,是陈相主动与先皇商量的计谋。”
“十二律政,推行太难,当年商鞅变法就是千难万难?”
“陈相认为,要去变,但也要留稳,万一他失败了,朝堂依旧稳定,他没完成的事,由龙隐卫继续寻找后来人继续。”
也就是说,当年皇帝刚登基,陈相的某些不敬,是刻意装出来的,就是要天下人知道,他们不合。
岳相他们听着,都不敢说话。
他们都清楚,皇帝多厌恶,甚至恨陈子君,可现在冷不防知道,曾经的敌人是变相保护他,皇帝能接受的了吗?
心情得多复杂。
还有那十二条律政,后面十条是什么?
先皇为什么要留下这样的旨意,皇帝对这旨意又是什么想法?
他们想看看先皇圣旨,但又怕看了,是不是就得“接旨”啊?
“父皇,只云大人一家之言,不足为信,您要不要见见龙隐卫?”
他们不敢开口,清衍敢。
皇帝这下确定了,儿子肯定事先知道,又不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