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七侠情缘 > 第6章 后山密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人徐行良久,忽见危崖之下,隐现一个山洞。从不欠心中起了顾虑,恐或有诈,乃示意静月先行。静月会意,他提着灯笼,踏入洞中。

但见其内豁然开朗,穹窿如盖,高可及丈。石壁之上,八盏烛灯依次排布,像是刚刚更换不久。

洞中央有石台一方,其上有茶具陶碗,木勺杂陈,虽无雕龙画凤,然质朴可观,颇为实用。更见石台之上,棋盘隐现,乃是用指头在石头上雕刻,经年累月摩挲而成。

石台之侧有个一个石床,四角如削,床面平滑如镜。床上厚铺着干草,其上又盖着数张兽皮。床畔不远,放着一座炭炉,洞内温暖如春,实在是休憩的佳所。

静月转身对从不欠说:“此乃峨眉历代掌门闭关修身之地,庵中有弟子常来洒扫,里面绝无蛇鼠虫蚁。今夜施主可安住在此,至于剑谱,施主可暂交于我,明日我即派人依样镌刻于石壁之上。”

从不欠道:“毋须如此烦琐。”

说着,他轻轻展开宝卷,真气如潺潺溪流,自丹田而出,循着手太阴经脉缓缓游走。他神色一凛,屏气凝神,周身气息内敛,继而,他猛然发力,纵身一跃,稳稳落在一处石壁之前。

立于壁前,从不欠凝视石壁片刻,而后缓缓抬起拇指,轻轻按压在壁面之上。刹那间,只见其拇指所触之处,石屑纷飞,不出一时三刻,一篇经文已然镌刻于石壁之上。

静月见从不欠如此功力,她面露钦佩之色,说道:“当年我师祖静尘于此处闭关修持多年。闲暇之时,常在此处钻研棋术,师祖以指刻石,第一下仅入三分,第二下又入三分,直至第三下方成。今日见施主的内力,竟能一指而力透岩壁,较之我的师祖,施主的指力,实乃高明得多。”

从不欠道:“我看静尘未必是指力不够,此三下之刻,乃代表‘三生有幸’。师祖此举,实乃告诫后人,举头三尺有神明,冥冥之中自有因果循环之理。人处世间,当存敬畏之心,信因果之报,切不可肆意妄为,妄作恶事。”

静月大笑起来,说道:“没想到施主的佛性居然如此之高,我看施主干脆在我峨眉出家算了。”

从不欠道:“我就算是当了和尚,也是一个酒肉和尚,怕是我待在此处,有损你们峨眉派的声誉,倒不如待我吃够了酒肉,再来这里做和尚吧!”

静月拾起剑谱,将其轻轻投入火炉之中,不过一会儿,剑谱便化为乌有。

静月道:“那施主便安心住在这里,我峨眉每日奉上酒肉,只待施主吃腻了,便来找贫尼吧!”

从不欠哈哈大笑,说道:“自此而后,我可于此洞中日夜研习壁上的功夫。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待我功成之日,纵使整个江湖之人一齐来对付我,我亦无所畏惧!”

“阿弥陀佛!”静月双手合十,凝视石壁上的经文,缓缓说道:“这确实是葵花宝典的剑篇,祖师静尘所言不虚,张家世代于剑道不屑一顾,张毕德尤甚。未料其竟未及细览经文,便将其赠予司徒剑,实乃可笑之至。”

静月转身,向从不欠深深一鞠,恭敬道:“既如此,施主便安于此处歇息。庵中小尼每日必来此三次,若施主有何吩咐,但告小尼即可。”

从不欠道:“我尚有一小徒在外,我这便出去寻他,将他一并带来此洞居住。从今往后这里便是我从不欠的住处,你们峨眉派的人休要轻易往来。”

静月双手合十,微微欠身,说道:“施主请便,那贫尼这便告辞了。”

她将手中拂尘轻轻一甩,而后转身离去。

静月回到金顶大院,此时已是下半夜,月色朦胧,四周静谧。云来去见无人跟上来,便从暗处悄悄走到静月身边,悄声问道:“师父,那人真的去了山洞吗?”

静月道:“待葵花大会之后,便去把那洞封死,此事切不可拖延。”

云来去满脸不解,迟疑道:“但是那人...”

静月肃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我说过要将葵花宝典封存,岂会说话不算?你照做便是,莫要多言。”

云来去见师太动怒,急忙应诺。

与此同时,从不欠自山洞而出,一路行来,径至厢房之前,及入门内,见刘恒宇身着厚袄,神色间颇显倦怠,似是方自外归,风尘未洗。

从不欠见开口问道:“徒儿,数日以来,你去了哪里呀?为师遍寻你不着,忧心如焚,恐你外出寻那野味,被野兽吃了。”

刘恒宇忽见从不欠自外归来,神色间略显慌乱,慌忙应道应道:“徒儿这几日为师父外出猎取野味。奈何时值中春,那野兽藏在深山密林之中,踪迹难觅。徒儿踏遍诸多山路,亦无所获,还望师父饶恕徒儿未能给您找来肉吃。”

从不欠道:“为师正有事寻你,今夜你便随为师前往后山山洞居住吧。”

刘恒宇面露疑惑之色:“师父,我们在厢房之中住得安稳,为何要迁至山洞呢?”

从不欠将白日里静月所言之事,原原本本地向刘恒宇叙述了一遍,然托其盗取剑谱之事,却只字未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