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怡很沮丧,就在她准备放弃破译的时候。
她无意的把前面的两组数据乘到11,发现了这样奇怪的现象。
x11=
×11=。
梅怡看着这组数据的六位数,是前后两组数据的重复出现。
梅怡看着这些奇怪的数字,她惊呆了,难道这是巧合吗?
她不相信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于是她又演算了第二组数据。
×11=。
×11=。
还是出现了和前面两组数据一样的结果。
梅怡还是不放心。她把刚才从米婉花信中抄下来的数据都乘以11,最后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梅怡的心砰砰的直跳。
只要把这些数据都乘以11。就会出现并列的三位数。数字11应该就是破译密码中的钥匙。
并列出的三位数应该就是原始数据,也就是她今晚所要获取的数据。
她在香山培训时,也学过这样的课程。梅怡没有着急的用缩减了的3位数,去《战争与和平》中寻找答案。
她知道按正常的破译程序,还应该有一把钥匙开启原始数据间的横向联系。
这又存在一个加密和解密的问题。
随后,梅怡又把米婉花在信中列出的第一组数据和它延伸出来的数据,以及重复的237单独列了出来。
与密文除以原始数据237,得到了又一组数据91。
梅怡有一种预感,这个91应该就是第二把钥匙。
果不其然,梅怡按自己的思路,把刚刚破译出来的原始数据重复的三位数,单独列了出来,乘以刚得到的91,得到的数据就是米兰花在信中给侯福来写的所谓乐谱。
演算到这儿,梅怡终于明白了,91和11都是钥匙,这两把钥匙依次解开一组组看似毫不相关的数据。
梅怡为了验证自己所得结论的真实性,他把米婉花信中所有的数据都重新的演算了一遍。
得出的结果惊人的相似。
237X×11=
213X91=×11=。
174×91=x11=。
518X91=×11=。
456×91=X11=
623x91=x11=。
659x91=×11=
216x91=X11=
……x91=……x11=…………
梅怡现在终于明白了,密文是经过两把钥匙91和11推算出来的,这一个个神密的三位数,就是应该今晚破译出来的结果,此时已经是午夜三点了。
梅怡没有一点儿困意,她把破译出来的三位数的原始数据。
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书中,轻易的译出了一句清晰完整的话来。
“侯福来,阴历八月十七,在明山县郊外的天主教堂开会。
动身前,命令乔水,把梨花渡的大铁桥炸毁”。
看完后,梅怡长长的出了口气。这一夜,她的智慧和辛苦没有白费。总算把米婉花给侯福来的真实意图给破译了出来。
到现在她才有了点儿困意。但她还不能休息。天马上就要亮了,在天亮之前,必须把侯福来的书和信送回去。
27连有几个早起的知青,万一让他们碰上了,自己就解释不清了!
梅怡抓紧时间,把破译出来的三位数对照着《战争与和平》重译了一遍,认为准确无误后。
她才把书合上,又把那封信和以前的形状折好,放进了信封。
一切都收拾好后,她才轻手轻脚走出了自己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