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荒原谍影 > 第203章 金福华喝酒误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大胡子。你他娘的也太抠门了吧,昨天在你们农机班吃了一天的饭,还算可以,今天就换成粗粮了,连玉米面窝头都给整了上来”。

郑大胡子冲张海波剂了下眼,两人笑嘻嘻的没有言伸。

金福华领着农机班的几个知青在淡水河边转了一圈,发现淡水河的水位确实涨了不少,流速也比平时快多了。

水流湍急。发出了巨大的响声,从上游裹挟下来的枯树枝,枯树叶急匆匆的顺流而下。平时很清的淡水河,一下子变的浑浊不堪了。

看着湍急的淡水河,侯福来犯愁了,他知道在流速快的河道中搞原木流送。很容易出事。

以李浩的性格,他是不会让知青们在这样湿漉漉的森林中进行伐木作业。原木最快也要明天上午流下来。

也许明天的水流就没有现在的这样急了。

在农机班吃过中午饭后,又睡了个午觉。

起来后,他喊了个农机班的小知青,两人回了趟连部,把他们这几个人吃的粮油食品用自行车驮着,送到了靠山屯大队知书赵有德的家中。

要赵有德把他们物识一个勤快干净的人家,帮他们农机班知青做一个月的饭。

赵有德出去转了一圈,很快就帮金福华物色好了。

金福华跟着赵有德去看了看,觉得挺不错的。

这家农户也姓李,和嫩白菜李小琳是一大家,是个厚道殷实的人家,不像嫩白菜那样破落。金福花很满意,他看了看手表。

已经是下午五点了,他知道一天的劳动马上就要结束,山上的原木肯定是流不下来。

他懒得回农机班,把跟着他的小知青打发回去,自己赖得赵有德家不走了,想在赵有德家中蹭顿饭?

金福华从部队转移到生产建设兵团,曾在靠山屯住过一段时间,和赵有德相处的关系不错。

两人都是从战争年代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经历过枪林弹雨,彼此都有好感。

金福华爱开玩笑,赵有德比较稳重。两人的性格不同,但一点儿也不影响两人的友情!

金福华来赵有德的家,就像来自己的家一样的随便。

他穿的鞋就上了炕,把自己的大烟锅子掏出来,扔在一旁,抓起赵有德的大烟锅子就抽了起来。

赵有德见金福华赖在他家不走,知道金福华准备在他家蹭晚饭。

他没办法,苦笑了一下,让

老伴去准备晚饭,还让老伴儿去供销社买了两瓶北大花烧酒。

李浩在农7师也有拼命三郎的称号,平时工作不显山。不露水,安排工作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一旦生产到了紧要关头,拼命三郎的劲头就来了。

26连的知青进山已经两天了,到现在还没砍倒一棵树。100多号知青吃住在山上,他这个连长比谁都着急。雨刚停,天上的乌云还没完全散尽,他就安排知青开始伐木了。

指导员邹建国虽然不同意李浩这么安排工作,但生产上的事,一直都是李浩说了算。因此,他没有和李浩争。只能做知青的思想工作。说到底,邹建国还是不了解李浩性格。

金福华猜测山上的木料,最迟也要第二天中午才能流下来。

那知李浩的疯劲来了。雨刚停,山上的知青在李浩的带领下就开始作业了。

就在金福华去靠山屯的下午,山上的原木就断断续续的流了下来。

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劳动进度不是很大,砍倒的树木也不是很多。

原木三根两根送着淡水河,漂流了下来,不是太拥挤,也不可能被插住。

第二天情况就不一样了。晚上李浩又把工作重新调整了一下,邹建国也把26连目前的实际情况和知青们做了说明。

他告诉26连的知青,这项任务师里和团里催的很紧,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师里的工程团准备在年底打通云顶子的隧道,像即将召开的“九大”献礼,我们26连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下雨已经误了两天,现在天开了,我们必须把误了的两天都给补回来。我们26连是一支光荣的连队。关键时刻必须顶的上去。

邹建国的讲话没有引起26连知青多大的反应,会场静悄悄的,最后还是几个爱起哄的知青象征性的鼓了几下掌。

第二天,天气很好,太阳早早的从东山爬了出来,空气很清新,特别的温暖,万里无云,天空就像水洗了一样的湛蓝。伊春山结束了几天的阴霾,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风景好,知青们的心情也开始好了起来,休息了两天,大家都铆足了劲。第二天劳动的进度一下子就加快了。

砍倒的树木。一波一波的顺着淡水河流了下来。

关键的时候,金福华大意了,农机班的知青大意了。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淡水河的河堤上还看不到一个农机班的知青。

郑春阴险狡诈的留意着眼前的一切。

金福华昨天下午就去了靠山屯,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