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荒原谍影 > 第213章 师长的担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想找个机会去下面农场连队转转,做些调查,尤其是想去他工作过的农七师。看一看文化大革命对下面的基层单位造成的影响大不大,他向兵团革委会提出过申请,但是没得到批准。

杨军来兵团看他,他感到很意外。杨军还领来个穿公安制服的陌生女青年。孙启民更感到意外。

在兵团部不方便详细询问。

正赶上吃午饭的时间。

孙启民领着杨军和莫娅来到尚志大街东北角的一个小饭馆。

简单的要了几个菜。

孙启民不解的向杨军询问了起来。

杨军先把莫娅向孙启民介绍了一下。见孙启民吃惊的在看着他俩。

便把屈扬的信拿了出来交给孙启民。

孙启明没有说什么,接过杨军递过来的信,仔细的看了起来。

看完信后,孙启民目光深邃,看上去他的心情很沉重,过了好一会儿才对杨军说:

“屈扬这个同志我很早就认识,我们是同一年去的朝鲜。从朝鲜战场回来后,我们又一同转业到松江省委工作。他是个很不错的同志。作风正派,党性强。工作认真负责。没想到他是因为和敌特分子作斗争倒下的”!

说到这儿,孙启民看了看杨军和莫娅。又说道:

“杨军,你应该清楚,咱们生产建设兵团是生产建设的单位。像明山县这样的敌特案,还有屈局长这样的冤案。已经超出了我们兵团工作的范畴,咱们建设兵团无权过问。但关系到我们祖国的安危。我和你的态度一样,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别说我们是党的干部。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有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义务。正好我有个战友,在龙江省安全厅工作,我们不妨去找他一下,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现在公安工作都停滞不前。我想安全局的工作事关国家的安全,他们的工作应该不会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杨军和莫娅听了孙启民的话,相互看了一眼,高兴的点了点头。

现在事情总算有眉目了,两个年轻人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莫娅看着孙启民激动的说:

“师长,谢谢你帮助我们,你什么时候方便,领上我们去见你的那位战友”。

孙启民微笑的点了一下头说:

不急,等吃过饭后,咱们再商量”!

孙启民见桌子上的菜都端上来好半天了。两个年轻人,谁都没有动筷子。

便给他俩各夹了一筷子菜。说:

“你俩来了兵团部,我也不能好好招待你们。

现在运动折腾的百业凋零,找一家好一点的饭店都比较困难。咱们也只能在这小饭店里将就一下”。

说到这儿,孙启民的表情又严肃了起来。深深的吸了一口烟,对杨军说:

“杨军,你听说张海波的事了吧”!

杨军听了孙启民的话,愣了一下,预感到事情不好。

把手中的筷子放在碗上。吃惊的向孙启民问道:

“师长,指导员怎么了?他出什么事了”?

孙启民见杨军果然不知道张海波出事。

他脸上的表情更加凝重了。

好半天才说:

“杨军,我也是从兵团内部通报上得到的消息。通报上说,农7师3团26连的知青张海波,在26连进山伐木的劳动生产中,由于操作不慎溺水而亡。通报上关于张海波的亡故,说的很简单。我一开始不相信这是真的。便给三团的政委万明打了个电话。

在我的眼里,万明是个比较正直的干部。接了祝小军的班后,三团的政治工作搞得还算不错,兵团领导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可是这次打电话,我发现万明变了。变得世故,不像以前那样的正直,像张海波出了这样大的事,他不向我通气。我打电话问到他的头上。他还是遮遮掩掩给我当马虎眼。尤其让我不能容忍的是,他把张海波的牺牲说成张海波是玩忽职守造成的。

对张海波我还是了解的。张海波除了政治上不成熟外,工作上还是挺认真的。进山伐木是生产建设兵团知青的基础课,张海波也算个老知青,虽然他在基层连队呆的时间不是太长,生产经验不足。但还不至于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在伐木生产中丢了性命。我觉得这事有点儿蹊跷,本来我打算下去一趟。把张海波的事搞清楚。可是兵团的几个党委委员都不同意我下去。最后我想了想,还是算了,等过上一段时间再下去。现在你们俩来了,我也只好委托给你们了。我的意见是,让莫娅在哈尔滨先待上一段时间,我负责安置她。等过上一段时间,我领莫娅去安全厅,把屈扬同志的信交给我的战友。至于安全厅如何侦破此案。我们听从安全厅的安排”。

杨军听了孙启民的话,觉得师长想的挺周到。

现在文化大革命搞得这么紧,各行各业的工作都停滞不前,安全厅的工作也可能受到影响。他们开展工作。也要做一定的准备。他有他的工作,不能陪着莫娅在这儿常住下去,把莫娅交给老师长,他也就放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