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荒原谍影 > 第220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0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小军哥,你是从哪儿看出来这幅《钟馗图》是赝品?

杨军接过画来,又认真的看了看说:

“有两处地方能看出来这幅画作是赝品。《钟馗图》这幅画,当年被康熙收藏进清宫时。

康熙为了把这幅画留在宫里。便在这幅画作的右下角,加盖了康熙的印章。后来这幅画作又加盖了道光和咸丰的印章。可是我们手中的这幅《钟馗图》,只有临摹题跋,而没有清皇帝的印章。其次真品《钟馗图》中的钟馗胡须条条分明,从画作上就能看出来,一根是一根。而这幅临摹品。胡须都化成一块。没有真品《钟馗图》那样的逼真。

这幅画作的其他地方都很逼真。说明这幅赝品的作者也很了不起。他只是忽略了这两处地方。所以才露出了少许的破绽。总的来说,这幅赝品临摹的非常成功,也是一幅很珍贵的画作”。

说到这儿,杨军又爱惜的看了一眼手中的《钟馗图》问贾东顺:

“这幅钟馗图的赝品是谁临摹的,怎么到了你的手上?你要这幅画干什么”?

贾东顺细小的眼睛又眯成了一条缝。从杨军得意的笑了一下说:

“不好意思。这幅画是我临摹的。我今天给美术系的学生上人体素描课。就把我的这临摹品带来了”。

说到这儿,贾东顺把杨军手手中的画又接了过来。爱惜的看了一眼,说道:

“这幅画用了我两个通宵。我也是在帮同学的一个忙”。

杨军惊讶的问道:

“帮同学的忙”?

贾东顺看了杨军一眼。好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

“杨军,我知道你是干部学校的优秀学生,是中共党员。我把这件事告诉你。你一定要为我保密”。

贾东顺见杨军郑重的向他点头,便接着又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个同学在苏州博物馆工作。对了,杨军,忘告你了,我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被分配到八一农大教授美术。

我的同学毕业以后分配到了苏州博物馆。在博物馆做古书画的修复工作。毕业以后,我和我的同学就没见过面。平时我们有书信来往。上个星期,我的同学来明山县找我。他让我给他办一件事。

原来,他们苏州博物馆藏着不少明清的珍贵书画。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陈洪寿的这幅《钟馗图》。他知道我在中央美院时。

临摹成绩最好。他让我临摹一幅陈洪寿的《钟馗图》。原因是这样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们苏州博物馆经常受到当地红卫兵的冲击。他怕这幅名画。被红卫兵抄走毁坏。他才想出了个办法来。让我临摹一幅《钟馗图》。然后把真品给替换出来。

我知道我们这位同学是为了保护国家的文物,是爱国的壮举。因此我才下决心帮助他。

这幅“《钟馗图》的临摹品,用了我两个通宵才把它完成。完成后,我拿到美术系的课堂上,是想让美术系的学生看一下这幅临摹品和真品有什么差距。没想到三十多位美术系的科班大学生。

没有一个人能看出我的画作是赝品,没有一个人能说出《钟馗图》的来历,反倒让你这个非专业的学生说的头头是道。我真为我的学生感到惭愧。

杨军本来是在责备那杏华,反倒被那杏花给说服了。还有贾东顺精湛的绘画艺术。

杨军对贾东顺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他也希望那杏花有个美好的未来。。

杨军和贾东顺,那杏花告别的时候。两人说什么也不让他走。

非要留杨军在八一农大吃了晚饭再走。

杨军苦笑的摇了摇头,告别了贾东顺和那杏花。心情复杂的离开了八一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