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汉兵王 > 第281章 新旧交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延年没吭声。

马镫的传播速度有点超过他的想象,只能说人们期待这个改变太久了。霍去病封侯后,有人就说是马镫的功劳。如果不是马镫,霍去病就不可能拥有八百突骑,也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战功。

知道霍去病为什么封侯,而且食邑这么多的人不多,各种理由都有人说,这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但赵延年也清楚,马镫的传播有利有弊。

汉人能用马镫,匈奴人同样会用马镫。如果不能抓紧时机,彻底打掉匈奴人的元气,后面会有大麻烦。

也许有机会,应该向天子进言,至少要和霍去病提一提。

借着汉家儿郎尚武之风浓厚的机会,一鼓作气,彻底解决问题。

到了霸桥,李椒还没到,赵延年和苏武就在桥边休息。雷电和苏贤去赛马,欢呼声伴着马蹄声忽远忽近,飘忽不定,就像被暖风吹动的心情。

“朝廷要削减北地、安定一带的兵力了,能省不少钱,算是这次出战的收益之一。”苏武说道。

赵延年看着苏武,不说话,心里却多少有些羡慕。

世家子弟就是世家子弟,消息灵活,思路也广。

他和苏武同时回到长安,苏武说的这些事,他连听都没听过。

“暂时收缩吧,河西未定之前,陇右不可能有真正的太平。”

“真要收河西?”苏武看向赵延年。“我听说,这次出塞,霍去病曾提议继续前进,攻击浑邪王、休屠王,结果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你消息挺灵通啊?”赵延年忍不住笑了。

“你当时是什么态度,觉得可行吗?”

“我当时是反对的,但现在想想,真不太好说。”赵延年叹了一口气。“或许我们真的错过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浑邪王、休屠王收到右贤王部的消息,有了防备,再打就难了。”

苏武皱起了眉头。“就算能拿下河西,然后呢?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赵延年沉思良久,老老实实地说道:“我不知道。”

——

李椒的马车缓缓停住,随行的骑士们下了马,将马缰系在路边的柳路上,三五成群的散开。

赵延年和苏武走到马车前,躬身行礼。

车门打开,李陵先跳了下来,向赵延年深施一礼。“恭贺君侯。”

赵延年哈哈一笑,拍拍李陵的肩膀,指了指策马而来的雷电、苏贤。“先去玩吧,有什么事,以后有的时间说。”

李陵和李椒打了个招呼,飞奔而去。

李椒慢慢下了车,还没说话,先用手绢捂着嘴,咳嗽了两声,泛着潮红的脸上露出一丝惭愧。

“让二位见笑了。”

赵延年伸手过去,扣着李椒的手腕,等了片刻,安慰道:“没什么大碍,回长安后,多休息,很快就会康复的。”

李椒笑了。“你还懂医术?”

“医武不分家,略知一二。”赵延年伸手示意,将李椒请到路旁。苏武准备了酒食,为李椒接风。

李椒入座,再次致谢,说起了生病的原因。

第二次出塞,他的压力很大。

一是兵力不足,最精锐的三百突骑被卫青调走了,他能用的只有五六千人,其中又以赵安稽的旧部为主。因为之前的赏赐有限,这些新附的匈奴人很不满意,私下里说了不少怨言,甚至有人想逃跑。

为了安抚他们,李椒费了不少心血,勉强维持住了局面。

另一个原因就是物资紧张。

朝廷为了供应卫青的大军,几乎将所有的物资都运到定襄,雁门、代郡连口汤都没分到。如果不是上次出地作战的缴获还有剩余,他们连吃饭都成问题。

总之,压力很大,心力交瘁。

李椒一边说一边摇头,神情疲惫,兴致也不高,怏怏之色溢于言表。

赵延年很同情他,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苏武主动岔开了话题。“听说朝廷派使者去劝降,你说伊稚邪会接受吗?”

李椒想了想。“不好说,右贤王被重创后,伊稚邪估计也被吓得不轻,已经不敢轻易近塞。若能讲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匈奴人与我汉人不同,他们未必能想到这些。这时候主动求和,并不是一个好时机,会让匈奴人以为我们后力不继。”

李椒咳嗽了两声,又道:“尤其是在伊稚邪接受之前,将宿将调回京师,更有可能让伊稚邪觉得边塞空虚,有机可趁。这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会不会这才是朝廷的本意?”

“什么本意?”苏武问了一句,随即又反应过来。“示弱骄敌?”

李椒点了点头。

赵延年和苏武交换了一个眼神,越想越觉得李椒这个猜想有可能。

派段仲出使,主动求和,调苏建、李广回京,这不就是妥妥的示弱,同时完成新将旧臣的更换?

那这个旧臣包括李椒本人吗?

赵延年越想越觉得太复杂,太耗心神,难怪李椒会生病。

天天这么猜,谁受得了。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