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337章 麦克阿瑟之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回到几天前。

“所以,你的意思是要我率领联邦军,去镇压所谓的酬恤军,是吗?”

“不是镇压,麦克阿瑟参谋总长。”

对上麦克阿瑟那生硬的语气,阿尔·史密斯似乎连与之对视都觉不快,皱着眉说道:

“我想要的,只是解散而已。”

“只要动用军队,那就是一回事了,阁下。”

无论宣称得多么和平,只要军队出动,就必然伴随暴力。

而一旦有了暴力,说是解散,其实就是赤裸裸的武力镇压。

更何况,酬恤军见到军队,也不可能束手待毙。

“只要总长你严格遵从我的命令,就不会有问题。”

“......”

然而史密斯到底是真不懂,还是装作不懂,依旧在说着天真得可笑的话。

麦克阿瑟早已被眼前这位总统的天真气得直想抓狂。

“我只问一件事,阁下。”

“什么事?”

“据我所知,你一直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酬恤军的问题,为何忽然改主意,要动用军队来镇压?”

面对麦克阿瑟满是疑虑的追问,史密斯沉默了。

“因为用和平方式,根本无法解散酬恤军。”

沉默良久,总统终于艰难地吐出了这句出人意料的话。

“总长你也清楚,我曾试图通过谈判,让酬恤军和平离开。”

“是的,你试过。”

“但每一次谈判,都是竹篮打水。”

史密斯的提议,根本无法令酬恤军满意。

在大萧条中失去一切希望的他们,只想要那笔理应属于自己的参战津贴。

然而,政府根本拿不出钱来支付这笔津贴。

不仅是因为大萧条导致的紧缩财政已持续多年,更因为胡佛在离开白宫前,向石油公司支付了阿拉伯危机的巨额赔偿金,给财政带来了沉重打击。

这笔打击一直延续到继任者史密斯的任期,即便提出追加预算,国会也以“没有钱给退伍军人”为由百般刁难。

史密斯几乎要被逼疯了。

“酬恤军的队伍越来越大,而政府眼下根本无计可施。对那些在外面支起帐篷的退伍军人,我一次又一次请求他们耐心等待,可他们只是反复要求发放津贴。”

“那是为了自由,远赴异乡、浴血奋战的人们。要求应得的回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我知道。所以,希望总长你,作为同样的军人,能好好劝劝他们。”

“要是劝不动,就用拳头赶走他们?”

史密斯没有回答。

而这份沉默,就是总统的回答。

“真让人恶心。”

对这些政客而言,牛奶战争也好,黑手党也罢,都可以置之不理;

可那些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讨回自己血汗钱的退伍军人,却连正眼都懒得看一眼。

石油公司的嚣张账单能慷慨支付,挨饿的退伍军人却一文不给——这样的政府,令人愤怒到极点。

啪!

“明白了,阁下,我会执行命令。”

但现在,还不是显露牙齿的时候。

麦克阿瑟将不满与轻蔑,藏在一如往常的冷硬神色后,向史密斯行了个军礼。

因为,他的心意早已决。

......

“您真的没问题吗,阁下?”

麦克阿瑟离开办公室后,

总统秘书长用带着忧色的声音对仍坐在书桌前的阿尔·史密斯说道。

“酬恤军里可不仅仅有老兵,他们的家人也在其中。万一麦克阿瑟行事过激,恐怕会爆发前所未有的流血事件。”

“麦克阿瑟虽对政客不屑一顾,但对同为军人的人却是个温情之辈。想想当年威廉·米切尔受审时,他的表现如何吧。”

威廉·米切尔(William Mitchell)洞察到未来战争中空军的重要性,像英国、德国那样呼吁空军独立,结果得罪高层,被送上军事法庭,最终离开军队。

麦克阿瑟是少数几位为他辩护、试图保护他的人之一。

阿尔·史密斯心想,除非麦克阿瑟把这些与他并肩作战过的大兵错认成红色,否则他绝不会下狠手。

“即便如此,我还是担心。麦克阿瑟是个危险人物,不如另派一人负责镇压......”

“事情已经定了,不必再反对。”

“是,阁下。”

秘书长无奈地点了点头,史密斯则轻轻叹了口气。

虽口头上这么说,但阿尔·史密斯并非全然信任麦克阿瑟。

他深知这人危险。就算迄今为止没越过界,那份傲慢和我行我素的脾性也不会平白消失。

况且,最近的消息说麦克阿瑟频繁会见福特、杜邦这样的企业巨头,以及政界、军界人士,甚至连FBI局长约翰·埃德加·胡佛(John Edgar Hoover)都在他的来往之列。

谁知道他是不是在为下一届大选铺路?

在阿尔·史密斯看来,这种可能性不能不防。

‘倒不如让麦克阿瑟违背我的命令,狠狠地镇压一次才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