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人更为纪念这次文坛佳话,将这次辛陈会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庄园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修建了斩马亭。

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

还有一则轶事,足可见辛弃疾的为人。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病逝时,他的学说被当局宣布为“伪学”。

这可能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同,毕竟朱子学术在明清实际乃是官方的显学,着名的八股文的指导思想“存天理,灭人欲”就是理学在明朝的大崛起。

所以一般人学到明清的思想固化都会想到理学的腐坏,都会知道那些理学大师程氏兄弟、周敦颐、张载、朱熹等。

也会下意识的认为,这里最出名的朱熹就如同孔夫子一样,在世时就全国闻名。

但朱熹当时确实很有名,是天下的大儒,但南宋当时的主流并不认可朱熹的理学思想。

所以迫于当权者韩侂胄一派的巨大压力,许多朱熹的门人弟子都不敢前往吊唁。

但因为朱熹欣赏辛弃疾的气节性情,赞同他坚持对金作战,反对议和的政治立场。

所以在朱熹去世时,辛弃疾也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不畏强暴,前往哭祭,并留下了一句名传千古的悼词: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这便是辛弃疾那令人钦佩的英雄本色!

他从来不怕任何的暴力,他只用心中的一杆秤来左右行为,来彰显正气。而不屑用私欲来回避真理,来苟且偷生。】

“存天理?灭人欲?”嬴政失笑道:“人的欲望怎么可能会被消灭掉?”

“不过,朕依然敬佩这个天幕之人,此人无论仁义还是文武本领都是卓越的,是真正的人杰,与那些只是文采流芳百世的人不一样。”

大汉

“世宗皇帝的时候,卫皇后作为长辈曾经催促过冠军侯的婚事。”

光武帝刘秀道:“而冠军侯却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来应对长辈的好意表达自己的志向。”

“这个大宋不乏如冠军侯这般的人物,却缺少如世宗一样的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