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山站在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来。林父看到他,眼神突然变得复杂:"大山也来了啊......"
"林叔。"陈大山走进来,神色愧疚。
林父叹了口气:"你们都坐下吧,有些事情,是时候说清楚了。"
林小满疑惑地看着父亲,又看看陈大山。
"其实,我欠的债,不是欠'山野之味'的。"林父缓缓开口,"而是欠大山的。"
"什么?"林小满震惊地看向陈大山。
陈大山低下头:"三年前,林叔想扩大果园规模,找我借钱。我当时刚创业,手头也不宽裕,就找'山野之味'借了高利贷......"
"后来果园遇到虫害,收成不好,我就还不上钱了。"林父接过话,"大山为了帮我,不得不答应'山野之味'的条件,成为他们的合伙人。"
林小满这才明白,为什么陈大山会一直瞒着她。他不是在利用她,而是在保护她。
"那苏雨晴......"
"她是来收购我们的。"陈大山苦笑,"'山野之味'看中了你的直播能力,想吞并我们的品牌。"
林小满沉默了。她想起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想起陈大山默默为她做的一切,心里五味杂陈。
"小满,"林父握住女儿的手,"爸对不起你,让你受累了。但是爸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
林小满擦干眼泪,目光渐渐坚定:"爸,大山哥,我有一个想法。"
她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计划:成立自己的品牌,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不仅卖山货,还要开发深加工产品。她要让青山村的特产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但是需要资金......"陈大山皱眉。
"我们可以众筹。"林小满说,"我在直播间的粉丝都很支持我们,如果发起众筹......"
"好主意!"陈大山眼睛一亮,"我认识一些投资人,也可以帮忙牵线。"
就这样,林小满开始了她的二次创业。她白天直播,晚上研究产品开发,经常忙到深夜。陈大山则负责跑市场、谈合作,两人配合默契。
一个月后,他们推出了第一款深加工产品——山核桃酱。林小满在直播间现场演示各种吃法,从抹面包到拌沙拉,创意十足。
"这个酱真的绝了!"
"买它!买它!"
直播间人气爆棚,首批产品很快售罄。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扩大生产时,苏雨晴再次出现了。
"小满,你真的不考虑加入我们吗?"苏雨晴依然优雅从容,"以你的能力,在我们公司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林小满摇摇头:"谢谢苏总的好意,但是我想走自己的路。"
"即使这条路很难走?"苏雨晴意味深长地说,"你知道的,在这个行业,小品牌很难生存。"
"我知道。"林小满坚定地说,"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品质,用心经营,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苏雨晴沉默片刻,突然笑了:"你知道吗?你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她站起身,"祝你好运。不过如果改变主意了,随时联系我。"
送走苏雨晴,林小满长舒一口气。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挑战等着她。
晚上,陈大山来找她。两人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
"小满,"陈大山轻声说,"对不起,之前瞒着你。"
林小满摇摇头:"该说对不起的是我,是我误会你了。"
"那......我们还能重新开始吗?"
林小满转头看他,月光下,陈大山的眼神真诚而炽热。她笑了:"好啊,不过这次,我们要一起努力。"
陈大山握住她的手:"一定。"
就在这时,林小满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请问是林小满小姐吗?我们是'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组......
"'舌尖上的中国'?"林小满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您是说,想采访我们的山核桃酱?"
"是的。"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解释道,"我们正在做一期关于传统美食创新的专题,您的产品很有特色,想请您参与拍摄。"
挂断电话,林小满还沉浸在震惊中。陈大山关切地问:"怎么了?"
"是'舌尖上的中国'!"林小满激动地说,"他们要来采访我们的山核桃酱!"
陈大山也愣住了,随即露出欣喜的笑容:"太好了!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青山村都忙碌起来。林小满和陈大山带着村民们准备拍摄场地,整理生产线,还要准备各种拍摄素材。
拍摄当天,林小满特意穿上了母亲留下的传统服饰。她站在镜头前,讲述着山核桃酱的制作工艺,以及背后的故事。
"每一颗山核桃,都是村民们亲手采摘的。"她对着镜头说,"我们坚持用最传统的方式去壳、研磨,最大程度保留山核桃的原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