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 > 第64章 潘辉的亲事(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交完田税,村民们暂时进入了农闲状态。

下半年,种地两件大事,稻子刚刚收完,种冬小麦又为时过早,这一段时间能干的农活不多。

忙完收稻子的头等大事,钱桂芬又开始折腾了起来。

因为大丫二丫的事情,钱桂芬从蒙小华这里得到了整整三十五两银子,加上从茅员外那儿的拿到的聘金银子,钱桂芬手头足足有四十多两银子。

手握巨款,钱桂芬便考虑给潘辉张罗一门亲事,娶一房媳妇儿回来。

蒙小华离开潘家,起因便是想要卖了大丫换聘礼银子给潘辉娶亲。

经过一番兜兜转转的折腾,钱桂芬一下有了四十多两银子的巨款,让她前所未有拥有自信和底气。

小石村总共七十几户人家,四百多口人,到了结亲年纪的姑娘也有好几个。

钱桂芬将给潘辉娶亲的消息透露出去,满心指望着村里人主动上门,尤其是她最看中的蒋洪济家的大孙女蒋新枝。

蒋新枝与潘辉相当,不仅干活勤快、手脚麻利,而且生的唇红齿白,面容俊俏,十分招人稀罕,在家里把弟弟妹妹照顾的十分周到,让钱桂芬和李枝碧十分喜欢。

而且,若是娶村里的姑娘,花费的银子也能少一些。

钱桂芬的想法很美好,但消息传出去几日,整个小石村居然没有一户人家有动静。

经历了最近的事,村民们也算看明白了,潘家有钱桂芬这样的人在,简直就是一个天坑,只要和自己闺女没仇的,就不会把女儿送去跳火坑。

这种情况,让潘义和李枝碧不由感到有些着急。

钱桂芬却一点都不在意,对潘家老二道:"哼,一个个的跟老娘拿乔,不就是看我们老潘家发财了,一个个眼红发酸,以为家里有个姑娘就了不起,潘辉就娶不到媳妇儿了吗?哼,老娘要给我的金孙孙找十里八村最好的媳妇儿。"

翌日,就有媒婆得到了消息,小石村的潘家愿意用八两银子做聘礼,给大孙子潘辉结一门亲事。

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在周围的村子里引起一阵风波。

八两银子的聘礼,足以让许多家里有适龄闺女的人家心动。

一方面,如果能够把闺女嫁到潘家,就能得到八两银子的聘礼。

另一方面,自家能养出值八两银子的闺女,有了这么一个招牌,家里其他的闺女也容易找婆家了不是。

于是,不少人家都托了媒人来潘家说媒。

每天都有媒婆上潘家的门,让钱桂芬一时间乐得合不拢嘴。

媒婆的嘴,骗人的鬼。

有三分姿色,到了她们嘴里就有七分;有七分姿色,说出来简直美若天仙。

而且,一个个温柔贤惠,勤劳踏实,就是嫁给大户人家做主母都绰绰有余。

对钱桂芬这个金主,媒婆们自然极尽吹捧之能事,直接让钱桂芬开心得找不到北,每天都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钱桂芬感到从未有过的风光和得意。

于是乎,钱桂芬挑孙媳妇儿的眼光就高了起来。

长得不顺眼的,太丑,不要!

干活不麻利的,太懒,不要!

嘴皮子利索的,会让家宅不宁,不要!

家里弟兄多的,以后肯定会贴补娘家,不要!

一番挑挑拣拣,钱桂芬看中了桂圆村一个陈强的人家里叫陈丽华的姑娘。

据媒婆说,这个陈丽华长相俊俏,家里只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母身体健康,平常以种地为主,偶尔做点小生意。

陈丽华不仅干活能干,性格温和,对父母孝顺,在厨房也是一把好手,家里的家务基本上都是她在操持。

关键是这姑娘一看就是个好生养的,只要娶回来,不出一年就能给潘家添一个大胖孙子。

听了媒婆的介绍,钱桂芬和李枝碧两人暗地里偷偷去看过陈丽华,发现果然如同媒人所说的一般勤劳能干、长相可人、温柔恬静。

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潘辉的亲事就迅速提上了日程,定在过年前成亲。

……

另一边,桂圆村,陈癞子家。

陈癞子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正在对女儿耳提面命:"闺女,听媒婆说,这个潘家非常有钱,光是家里的现银就有好几十两,虽然不是大户人家,在他们小石村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了,等你和潘家小子成亲以后,一定要想办法拿捏住婆家,自己当家作主。"

在床头,陈癞子的婆娘朱春美慵懒的伸了个懒腰,对陈丽华道:"闺女,你嫁了人可别就忘了娘家,你弟弟还小,你可要好好帮衬帮衬家里,过些年你弟弟长大了,也要说亲娶媳妇儿呢,到时候聘礼银子就要靠你了。"

陈丽华闻言,瞥了一眼在旁边一言不发的妹妹,对父母道:"你们放心,只要我嫁过去,凭我的手段,很快就能当家做主,只是帮衬弟弟的事情,不是还有丽萍吗?她也有责任啊。"

听到提起自己,陈丽萍抬眼看了姐姐一眼,又埋下了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