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手持匿名信,反复端详,试图从纸张材质、字迹笔锋中找寻线索,然而信上字迹歪扭,似是刻意为之,纸张也并无特别之处。“小心身边人,危险将至。”短短几个字,却如重锤般敲击着她的心。她深知,能将信送到她手中,此人必定对宫中情况了如指掌,且知晓她身边暗藏危机,只是不知这警告是敌是友。
“去,把知晓本宫收到此信的人都叫来,一个都不许漏。”甄嬛神色凝重地吩咐侍女。不多时,侍女、太监等相关之人皆跪在厅中,个个神色紧张,生怕自己被怀疑。甄嬛目光如炬,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异样。可众人皆低头不敢直视,并无明显破绽。
“你们仔细想想,送信之人可有说什么,或是这信是如何到你们手中的,若有隐瞒,本宫绝不轻饶。”甄嬛的声音透着威严与冷峻。众人纷纷哭诉,皆言是在宫道旁的花丛中发现此信,并无旁人。甄嬛心中明白,此事棘手,对方行事谨慎,未留下丝毫线索。
“都下去吧,此事不许声张,若有半点风声传出,本宫拿你们是问。”众人退下后,甄嬛陷入沉思。“小心身边人”,究竟谁才是那个危险之人?是她信任的贴身侍女,还是某个暗藏祸心的太监?又或是后宫中表面交好,实则心怀鬼胎的嫔妃?一时间,无数猜测涌上心头。
甄嬛决定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排查。她暗中观察贴身侍女的一举一动,吃饭、睡觉、侍奉左右,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这些侍女们平日里与她朝夕相处,她对她们的性格和习惯了如指掌。然而几日下来,她发现她们一如既往地恭敬勤勉,并无异常。可越是如此,甄嬛越不敢掉以轻心,毕竟若真有人心怀不轨,定会伪装得滴水不漏。
她又留意起时常在身边侍奉的太监,注意他们与宫外人员的接触。她安排可靠之人暗中跟踪这些太监,查看他们出宫后的行踪,是否与可疑人员会面,有没有传递什么信件或物品。然而,经过几天的跟踪调查,也未发现可疑之处。这些太监每日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与宫外人员的接触也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就在甄嬛苦寻无果之时,小皇子身边的一名小太监突然失踪了。甄嬛得知消息后,心中一紧,直觉告诉她,此事与匿名信或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立刻派人四处寻找,同时对小皇子加强保护,增派了两倍的侍卫,且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绝对忠诚可靠之人。这些侍卫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对甄嬛和小皇子忠心耿耿,曾在多次危机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忠诚。
“小主,这小太监平日看着老实巴交的,怎么会突然失踪呢?难道真与那匿名信有关?”侍女担忧地问道。
甄嬛微微皱眉,说道:“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小皇子身边的人都要重新审查,确保万无一失。从他们的身世背景、入宫后的行为举止,到日常与他人的交往,都要查得清清楚楚。”
经过一番搜寻,在宫墙一处隐蔽的角落发现了那名失踪小太监的尸体。他死状凄惨,喉咙被利刃割断,身上还有多处刀伤,显然是被人灭口。甄嬛看着小太监的尸体,心中明白,这是对方的警告,也是对她调查的一种威慑。她强忍着心中的愤怒与担忧,仔细查看尸体周围的痕迹,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然而现场除了小太监的尸体,并没有留下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凶手似乎清理得十分干净。
“立刻封锁消息,不要让小皇子知道此事,以免他受惊。”甄嬛强压心中的愤怒与担忧,冷静地吩咐道。她深知,此时绝不能乱了阵脚,必须尽快找出幕后黑手,否则小皇子随时可能陷入更大的危险。
回到宫中,甄嬛再次研读匿名信,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新的线索。她将匿名信放在烛光下,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突然,她发现“危险将至”的“至”字,最后一横微微上翘,与她之前在一份密函上看到的某个江湖组织的暗记极为相似。甄嬛心中一惊,难道此事与江湖势力有关?
她立刻找来心腹大臣,将此事告知,并让他去调查与这个暗记相关的江湖组织。大臣领命而去,动用了自己在江湖中的人脉,四处打听消息。经过几日的明察暗访,终于有了消息。
“小主,此暗记乃是江湖上‘暗影盟’的标志。这‘暗影盟’行事诡秘,专门替人暗杀、收集情报,只要出价足够,他们便会不择手段完成任务。据查,近期‘暗影盟’在京城附近活动频繁,似乎在谋划着什么。他们在京城周边设有多个秘密据点,与一些达官贵人也有往来。”大臣向甄嬛禀报。
甄嬛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此事麻烦了。这‘暗影盟’背后必定有人指使,目标极有可能是小皇子。你继续调查,看能否找出雇佣‘暗影盟’的幕后主使,同时密切关注‘暗影盟’的动向,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本宫汇报。不仅要查清他们在京城的活动,还要了解他们在江湖上的其他行动,以及与哪些势力有勾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