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大唐凌烟志 > 第298章 郑主王世充洛阳兵败降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8章 郑主王世充洛阳兵败降唐

李世民居高临下地看着脚下这个浑身抖如筛糠、汗流浃背的昔日劲敌,心中涌起胜利的实感从未如此强烈。他嘴角微微牵动,露出一丝带着冷峭和胜利者审视意味的讥诮。他清晰而缓慢地开口,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屏息凝神的众人听得清清楚楚:

“王公,”李世民刻意用了这个非正式的称呼,语调带着玩味,“昔日洛水之畔、两军阵前,你每每谈及我,言语间总以‘孺子’、‘童子’相称,轻蔑之意溢于言表。”他略作停顿,目光锐利地锁定在王世充伏低的脊背上,“怎么?今日你这堂堂‘郑国天子’,亲睹我这‘黄口小儿’之面,竟至于此?这恭敬惶恐之态,未免太过隆重了些吧?”

这字字句句,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王世充的心上,也烫在每一个投降的郑国君臣脸上。王世充的身体抖得更厉害了,他唯有将头埋得更深,用尽全身力气,“咚!咚!咚!”地以额叩地,声音带着哭腔和极致的卑微:“罪臣…罪臣狂妄无知!昔日有眼无珠,冒犯天威!今日…今日但求殿下开恩!但求殿下开恩啊!”

每一次叩首,都是对他过去骄狂最彻底的否定,也是对他此刻命运最卑微的乞求。城头变幻大王旗,曾经睥睨天下的枭雄,此刻只能以最屈辱的姿态,匍匐在胜利者的马蹄前谢罪。

随着王世充的正式投降,洛阳这座饱经战火的千年帝都迎来了新的主人。李世民没有丝毫懈怠,他明白此刻的秩序关乎民心所向。他立即合理地分派诸将,命其各率所部,迅速而有序地接管洛阳城防及各处要害。

一道道清晰的命令从这位年轻主帅口中发出,核心只有一个:严禁扰民!他严令各部将士必须严守街市,秋毫无犯,胆敢劫掠民财、滋扰百姓者,立斩不赦!这绝非空泛的警告,李世民治军之严苛,早已令三军敬畏。他特意派遣亲信将领和执法队(“督军”)在城中各处巡查,紧盯着入城的各部作风纪律。

当时,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装备精良、刚刚经历血战的唐军将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开进这座曾是他们浴血攻打了近一年的敌国都城。面对繁华的街市、琳琅满目的商铺和惶恐不安的百姓,士兵们目不斜视,刀枪入鞘,对途中所见的一切财物秋毫无犯。

商铺的老板们从门缝中窥探,从最初的极度恐惧,到发现唐军真的只是安静地通过、维持秩序,并无劫掠之意,脸上渐渐显露出难以置信的惊愕与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军令如山”这四个字在入城的唐军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在李世民不含私情的铁腕纪律和明确的禁令威慑下,唐朝大军肃然有序,无一人胆敢以身试法。曾经喧嚣混乱的洛阳城,在唐军进入后,竟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恢复了基本的平静与秩序。这严明的纪律,不仅稳定了局势,更在无声中向洛阳军民昭示着新统治者的力量与格局。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