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墓、开棺、鞭尸,讐对枯骨,蔑弃人伦。昔日伍子胥怒鞭楚平王,尚且遭非议指责千古,杨素好歹也是开隋元老,两朝功臣,又是力助杨广登基之人,即便其子杨玄感再有不是,杨广如此薄情寡义,折辱作贱逝者,怎能不教神人共愤。杨玄瑛听到此处,早已气的浑身作抖,恨不得当即去寻那杨广报仇雪耻,以慰父灵。而此刻杨伯又踉跄拜倒在地,磕头泣诉到:“老奴当年胆小怕事,不仅见人如此糟蹋老爷遗体莫敢支声,改名换姓,躲于此间保命,还一时糊涂,年前关西饥荒之时,敲碎了老爷的金榇变卖,换取钱粮。老奴实在愧对老爷在天之灵,还望大小姐责罚!”杨玄瑛强耐满腹怨气,起身上前扶起了杨伯,极力平心静气说道:“此事也怪不得杨伯,你也不必自责。”说罢便转身去收拾起了自己的包袱。杨伯见状问道:“大小姐这是准备去哪里?”杨玄瑛收好行囊,即一边走向门外,一边斩钉截铁说道:“去中原,去东都!如今那杨广倒行逆施,为祸天下,情理不容,人人得而诛之,而爹爹这个公道,我也誓要寻他一并讨回!”话音未落,杨玄瑛早已出了草庐,头也不回地向着东都方向毅然而去。
杨玄瑛独自一人离开了杨家村,不久即出了潼关,为避官军,免生是非,杨玄瑛这一路东去走的又是崤函秦汉古道。自葮芦戍、董杜原、避雨台、断云峪,再度一一而过,三年前那些铁马金戈,铮鸣之声,尤似未绝。不过如今杨玄瑛心意已决,无论国恨家仇,誓要往东都寻那杨广清算,这一遭过去,倒也走的是坚定不移。
及抵东都洛阳之时,着人一打听,杨玄瑛方知杨广已带着文武百官,后宫嫔妃以及骁果卫士,经由通济渠南下去了江都,如今的洛阳,已交由越王杨侗留守。这洛阳城也是个着人伤心之地,既然杨广不在,杨玄瑛也不愿于此逗留,于是便又离开了东都,看这情形,是得再走一遭江都了。
这一日杨玄瑛到了荥阳地界汜水镇,遥见远处一座雄关依山傍水,巍峨耸立,正是洛阳东屏虎牢关。这虎牢关因周穆王柙虎于此,故而得名“虎牢”,而虎牢关关城面临汜水,南接嵩岳,北濒黄河,阻山带河,一夫当关,锁天中枢,控地四鄙,自古以来,亦是兵家必争之处。如今豫州一带民变四起,战火纷飞,此刻虎牢关上亦可见隋军战旗张扬,应也该有重兵把守,如此看来,自关城而出,多半会遭盘查,横生枝节,想到此处,杨玄瑛便折转向南,打算由嵩岳山间小道绕过虎牢关城。
杨玄瑛折南刚走不远,忽然关城方向传来一阵奔蹄之声,一队隋兵轻骑数十人,应声而至。那路隋兵奔至杨玄瑛面前,为首一名俊朗青年朝她一瞥,即示意隋军停下马来,他自己则策马上前,向着杨玄瑛施了一礼说道:“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张大人正在此处剿寇,这刀剑无眼,未免伤及无辜,姑娘请回东都去吧。”杨玄瑛见那人说话并无恶意,这便还礼说道:“多谢这位大哥好意。不过小妹有要事在身,需过虎牢而去,还望这位大哥行个方便。”那人说道:“关前兵荒马乱,流寇作祟,姑娘孤身一人过去,多有不测,还是暂回东都等待数日。张大人奉召来此剿贼,此前连战连捷,想必近日即可平寇,姑娘还是再耐心候上一些时日吧。”话音刚落,忽然远处虎牢关城上金鼓大噪,沸腾起来,那人闻状,抱拳说道:“想必又有贼寇前来叫关了,关前大战在即,姑娘还是避一避的好。在下也得回去应战,告辞了。”说罢即挥令引军匆匆赶往虎牢关城过去。
如今虎牢关前有战事,必然闭关锁门,此时想要出关,显然已是不能。那人引着隋兵一走,杨玄瑛便又继续南去,入了嵩岳北麓,沿着谷中小道,绕往关东。山间小路隐蔽,这一路走得也是无事,及至次日午后,杨玄瑛自嵩岳东段北麓而出,已在虎牢关前,荥阳郡郊青龙岭上。连夜崎岖山道,着人疲累不堪,杨玄瑛坐在山岭上高处小憩,方歇了不足一炷香时分,忽闻西面隆隆之声乍响,如似闷雷,由远及近而来。杨玄瑛起身循声望去,只见山岭西北平原之上,沙尘满天,川野昏暗,两路人马于原上摆开阵势,眼见大战一触即发。
杨玄瑛细看那两路人马,西首乃是一路重甲隋兵,步骑交错列阵,军容齐整,士气高昂,中军有人高扛一面麒麟锦幡,其上金丝绣刺“河南道讨捕大使”七字,这华旍迎风招展,盛气凌人。与这隋兵声势相比,东首那路人马就略显寒碜了,其士卒衣甲兵刃、排兵布阵教之隋兵均相形见拙,瞧那模样,该是豫东某路义军。
河南道讨捕大使于此剿寇,杨玄瑛不想参和与内,正欲转身离去,忽见隋兵战阵鼓声大作,为首杀出一名黑甲将领,正是前日在虎牢关后遇见的那名青年。杨玄瑛经不住好奇,于是又驻足原处,便想看一个究竟。此刻那隋将扬着一对金锏,威风八面,独骑前往义军阵前叫战。那隋将喊罢数声,义军阵中一名白衣青年乘马杀出阵来,不由分说,举弓就是数箭齐射,怒矢离弦,箭无虚发,虎虎生风,皆直射那名隋将要害,这奔驰之中搭箭张弓,一气呵成,瞧他箭术,应也不在突厥神射都速之下。不过那隋将似乎胸有成竹,眼见激矢应声而来,犹然镇定,挥锏一一打落飞箭,叱咤一吼,即乘隙迎着那名义军将领逼杀而去。那义军将领上手冷射不中,亦不气馁,反手即将长弓挂于马背之上,又立刻抽出一柄长刀,就与那隋将战作一团。一时间,两军阵前只见二人在刀光锏影中来回穿梭,兀自难分上下,直瞧得左右军士连声呼喝,鼓威赞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