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殿下这次拍卖会,特意把郡县之下的官道修筑权拍卖出去。
除了准备筹钱,
莫非?
还有暗戳戳给各地氏族传递信号的意思?
朝中众卿既然可以用拍卖的方式,从陛下这里获得修建官道的权利。
自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将官道的修建权力分别转让给当地的氏族。
这样,就算子婴殿下提出来的,
收回官道二十里内的土地归朝堂的要求也容易达到得多。
毕竟,当地氏族想要获得修路权,自然要自行解决掉契约上条款要求。
而,每个地区,氏族与氏族之间,多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真的遇到官道所过之地,涉及哪家地盘。
完全可以通过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轻松解决。
这,远比官府以强硬的态度介入,要轻松得多,也快速得多。
王绾:。。。。。。
这样,朝廷不但能节省大量修建官道的钱财。
还能兵不血刃的收回未来十年二十年内,最容易发展起来的大片土地。
与此同时,还能同步在多个郡县,一起开始大规模的修建官道。
甚至,都不会引起各郡县黔首们的不满。
因为,这路不是属于官府的劳役,是氏族承包的工程。
不具备强制的要求,氏族们也多是在当地招募劳工,
当活多人少的时候,工钱自然就会开得更高。
氏族们想要尽快修好路,得到官府承诺的好处,
就不得不雇佣黔首们修路,同时,还必须按照规定,提供饭食和钱财。
黔首们得了更丰厚的工钱,自然不会再有什么怨言。
只怕还会感念官府的好。
毕竟,这路修好了,对他们也只有好处。
至此,陛下既轻松获得了修官道和建榷场的金钱,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官道铺满整个大秦,还能获得大部分黔首的感恩戴德。
一举数得!
而这其中,唯一承担着损失风险的,大概是他们这些高价拍卖了资格的朝臣。
以及,提前贴钱修路的各地氏族了。
王绾:。。。。。。
想到这,王绾实在忍不住朝上看了眼子婴。
只见他这会,正无聊的把手中的笔竖在自己的鼻头。
成功把自己看成了一个斗鸡眼。
王绾:。。。。。。
果然,是他想多了吧。
子婴殿下还这么小,定然不可能有如此深沉的心思。
定是他们家陛下假借子婴殿下的名头,迷惑他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