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朝廷的精英小会,子婴才发现。
不知何时,大秦的朝堂似乎发生一些变化。
原本坚定的法家拥护者,如今居然开始讲起了儒法。
比如李斯。
只是这转变的第一招就是让各地氏族献祭礼。
还是最高规格,不止要三牲九贡,黄金玉璧一样不能少。
甚至还贴心的补充,可以用黄金替代。
子婴:。。。。。。
也不知这种转变,那些推崇儒家的氏族会作何感想。
毕竟,之前的秦法,虽然讲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但,毕竟对黔首的限制更多。
很多条款,都是通过律法的方式,教导民众,遵纪守礼。
而如今,为了效古,他们可是要实打实的掏钱的。
更可怕的是,这还不是一次性的。
毕竟,皇帝如果丧心病狂死要钱,每年都有祭祀的名头。
而原本以王相为代表的儒家一派,这会居然并没有反对李斯的提议。
甚至表示李廷尉说得对。
另外,为了礼尚往来,陛下还可以赐予各氏族一些独特的礼品,以彰显咱大秦的礼仪。
“比如?”
嬴政也没想到,王绾居然会赞同李斯的提议。
他才不相信,王绾看不出来,李斯这提议是打着儒家的名义,用法家的手段,对天下氏族的一次打压和收割。
虽然,他和李斯之前讨论,是可以把子婴提议的纪念币做为回礼。
这样,有来有往,下次还能继续。
只是,这事王绾之前应该不知道才对。
“比如,上次殿下烧制出的独特青天瓷就很不错。”
王绾看着嬴政,不卑不亢的说道。
嬴政:。。。。。。
朕当初好歹是准备用黄金打造纪念币的。
用来卖给各地氏族的。
子婴好歹还想着用钢铁渡个金呢。
你们倒好,合伙找个由头让人送钱就算了。
回礼居然准备就拿现成的次品直接上?
这是,自己上过的当,别人也要上一次才甘心?
问题是,各地氏族这路途遥远的,要怎么保证这一路哐哧哐哧的,安全把脆弱的瓷器带回去?
到时候,各地流言四起,说是各地氏族献上黄金以祭祀天地,皇帝回礼了一堆陶瓷渣子。
朕可丢不起这人。
想到这,嬴政咳嗽了一声道,
“咳,祭祀是大事,朕的回礼也应该更谨慎一些。”
“青天瓷容易磕碰,不便运输,不妥。”
“正好今年还没有铸新币,不如铸一批新币赐予他们。”
“丞相觉得可妥当?”
嬴政说完,笑着看向王绾。
王绾:。。。。。。
铸币?
之前,陛下没攻下一国,就要把大秦的秦半两钱推广出去一次。
自然就会铸一批新币,兑换回黔首们手中的旧币,集体融了重铸。
今年攻下齐国,本来也应该新铸一批钱币去齐地兑换一次。
只是,陛下准备直接赏赐人家铜币?
这要多少才合适啊?
“不知陛下觉得赏赐多少合适?”
王绾谨慎的问道。
嬴政听他问起详情,边思索着边回道,
“嗯,铜还是要尽可能的留在咸阳。”
“秦岭工业区,最近于冶铁上有了一些新的突破。”
“锻造出来的新钢铁,质地坚硬柔韧,照之能显人影。很是不错。”
“不如用这种新钢铁,锻造一批新的铁币。”
“丞相觉得怎么样?”
王绾:。。。。。。
新的铁币?
秦岭工业区,不是子婴殿下为了方便种地,才专门建设的么?
生产的也多是一些用于耕地的农具,方便浇灌的水车,方便运输的水泥等。
据他所知,最值钱的就是那青天瓷了。
什么时候,陛下还把铸币权交予子婴殿下啦?
这会不会太宠了?
王绾有些狐疑的看了看子婴,又看了看嬴政。
以及,他家陛下果然还是那个死要钱的陛下。
这说得天花乱坠,也还是铁啊。
是铁如何能保证它不腐朽呢?
“陛下,不知这铁币要如何保存呢?”
您这提议听上去还不如我的呢。
青天瓷的运输,用麻绳加上布料,运输小心一些,也不会有事。
放在家里,百十来年也坏不了。
这铁币放在家里,不动的话,很容易就会长锈啊。
除非时时派人刷油保养。
这样似乎也可以。
反正能来上贡的氏族,定然也不缺那点油。
不过,还没等他提议刷油的事,就听嬴政继续道,
“嗯,既然是祭祀的回礼,自然应该镀上一层黄金才合适。”
不然,每天拿手上刷油,这纪念币的神秘感可就没有了。
那下次朕还怎么高价卖呢?
王绾:。。。。。。
好的,他们家陛下果然思虑周全。
不管里面是什么打造的,镀上黄金自然就是金币了。
“陛下思虑的是,臣没有异议。”
“既如此,这事就这么定了。”
“另外,既然大军都回咸阳的。”
“你们安排一下,让他们开始分批次学习新隶书。”
“等识字完,让蒙将军和王将军对大军进行一次筛选。”
“对于服完兵役,或受伤了的将士,”
“让他们进一步学习秦律和新出来的一些政策。”
“之后,如果有意愿,就安排他们到各郡去普及隶书吧。”
嬴政看向王绾和李斯,认真道。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