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穿越大秦三岁半 > 第287章 新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几天,咸阳人民又有了新的话题。

在工程队招完青壮后,官府又贴出新令。

招纺织女工。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止招收熟手,还招学徒。

只要是十岁以上的女子,都可以到尚衣署报名。

尚衣署此次招工,招五百熟手的同时,还招五百学徒。

学徒还不收束修。

但是,学成之后,需与尚衣署签订契约。

到尚衣署干三年活。

期间的工钱,一半用来偿还尚衣署的学徒费和学习期间的生活费。

“请问这位小哥,这新令上面写的到尚衣署干三年活,工钱是怎么算的呀?”

听完小吏对新令的宣读后,其中一个老汉小心翼翼的问道。

“老丈,学徒学成后,到尚衣署干活的工钱,第一年是按200钱每个月。”

“之后,每年涨五十钱。”

这个工钱倒是不算高,熟练的织工每个月在自家织布,赚得不止这点。

但是,这里招的是十来岁的女娃子。

在家虽然能帮忙干不少活,但是,到底还是小孩子,能帮的有限。

如今,能到官府学门手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算三年的工钱有一半要交给官府,但是,还能剩下一半呢。

“那,她们这个工钱是怎么领的呢?是每月领吗?”

老汉想了想又问道。

小吏:。。。。。。

果然被尚衣令说中了。

“老丈,她们这个工钱在还完官服的束修前,每月只能领一半。”

“另外一半存在衙署,等到三年期满,一次结清。”

看老汉有些不能理解,小吏又解释道,

“也就是说,第一年,每个月拿回家的工钱是每个月五十钱。”

“第二年,每个月六十五钱,第三年,每个月七十五钱。”

“等到第三年底,就能一次性得两千又两百二十钱啦。”

边说,小吏还拿出腰上别着的一个小巧机关,手指灵巧的拨弄几下珠子,算给老汉看。

老汉:“。。。。。。”

虽说看不懂这拨弄珠子的意思,但是,话听懂了。

女娃子来这当学徒,前面半年白干。

之后三年一半钱交予官府抵扣束修,一半的一半可以领回家。

剩下一半的一半抵押在官府,直到干完三年,才能一次性领取。

老汉:。。。。。。

这,就让人很矛盾。

这新令到底是想招人来学,还是不想?

你说想吧,招的学徒,工钱除了要上交一半外,还得扣押一半的一半。

说不想吧,他上面写着十岁的女娃子都招。

十岁女娃子,在家学织布的话,因为还不熟练,自然没有官府给的高。

只是,这官府这边又要扣押一半工钱,让人不爽。

不过,反过来想。

三年之后,能一次得两千两百多钱,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还学得了官府织布的手艺。

这对两年后的及笄是极有好处的。

虽然,他们农家人没有富户那么讲究。

但是,如果能多这么一笔钱,说媒都更有底气也是真的。

大秦这会,对于成年的规定,主要是通过身高来决定,女子身高满六尺二寸,男子身高满六尺五寸,算作成年。

成年后,女子需缴纳户赋和布钱。

同时,成年后的女子也和男子一样,触犯法律,当同罪论处。

如果女子满十五岁,如果登记了户籍,若身高不满足条件,也算作成年。

成年的男子,除了需要交户赋,每年还需服一个月的更卒,就是劳役。

另外,还需服两年的兵役。

老汉彻底问明白后,谢过小吏,边思索着,边往回走。

不管怎么样,让家里的闺女来试试也好。

这可只招五百人,要试就得快点。

不然,可就招满啦。

与老汉的纠结不同。

田掌柜在看到这条新令后,溜达都不溜达了。

拉着韩掌柜就往家里跑。

韩重:。。。。。。

这是怎么的?

官府招纺织学徒,你兴奋个什么劲啊。

你堂堂咸阳第一粮铺的掌柜,莫非还准备送自家闺女来当这什么劳什子纺织学徒不成?

这分明是官府想出来,招廉价劳役的法子。

对于那些没门路搞钱的黔首和农人可能还有些吸引力。

对他们这些,家里有点家底的,就不够看了。

他家随便一顿饭都不止五十钱,他又哪里至于要贪图闺女每个月的那点工钱。

虽说,他家闺女并没有看得比儿子金贵。

但是,也不至于要来吃这份苦吧。

他要真敢这么对待他家闺女,怕是要被人笑话的。

只是,看田季这反应。

莫非,他准备让他家闺女来这没苦硬吃?

韩重一头雾水的被田季拉到他家粮铺后院才停下。

见韩掌柜喘得不行,田季丢下他,去找伙计。

“田喜,你去府里通知二小姐来铺子一趟。”

说完,又补了一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