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 > 第448章 天理公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致和下定了决心,立刻一脸正气的道:“陛下,臣得知李家灭门惨案,乃东宫所为。”

此案不仅仅是一件灭门惨案,更关系着我大梁兴衰。”

“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还望陛下严查,还李家一个天理公道。”

“否则难掩天下悠悠众口……”

当初这么多人反对梁帝易储的决定,梁帝都没有把李家灭门惨案说出来.

为的就是给皇家留几分脸面。

今日徐致和却在朝会上直接说了出来,顿时把梁帝给气够呛。

梁帝紧盯着徐致和的眼睛,一向温和的脸上终于闪现出些许怒容。

“李家灭门之案和太子有关?”

“你手里可有证据?”

梁帝的话语很冰冷,宛如腊月的寒冰。

徐致和后背很快便被冷汗打湿了,根本就不敢看梁帝的眼睛。

萧乐康已经掌握了太子参与此事的证据,并把这份证据送到了晋王府。

按照原计划。

这时候徐致和应该拿出这份证据,并细说太子所做出的不法之事。

但此时此刻。

徐致和知道这个计划不能继续进行下去了。

否则他一定等不到晋王坐上皇位的那一天,便会被梁帝砍了脑袋……

徐致和立刻拱手道:“启禀陛下。”

“臣只是风闻而奏事,并没有什么证据。”

“今日臣之所以上本,是因为此事已经在京城传遍了。”

“若是陛下不查,恐怕会有损皇家声誉……”

梁帝听闻徐致和并没有什么证据,只是普通的风闻奏事,脸色顿时缓和下来。

“既然此案已结,就不必再节外生枝了。”

“你且退下吧!”

至于京城流传的那些传言,梁帝早就知道了。

甚至梁帝已经让鹰扬卫查出了传言的源头,便是出自晋王府。

梁帝并没有让人阻止流言的传播。

因为这些流言,可以帮梁帝加速易储的进程。

但若是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此事,并提供出太子参与此案的证据。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场的朝臣每一个都是人精,他们都知道徐致和一定是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才会出言弹劾曹启伯。

而从徐致和刚开始的气势来看。

今日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太子萧瑾墨。

但殿内的朝臣却没有预料到。

徐致和自己一个人气势汹汹的折腾了半天,最后来了一个风闻奏事……

沈青辰见状,忍不住便叹了口气。

徐致和这个怂货。

真是不堪大用……

本来刑部侍郎曹启伯都快吓尿了。

当初刑部主事李秉文去沈家抓捕林采薇姐弟,以及把李家灭门惨案按在江湖大盗头上的事情。

这些都是来自太子萧瑾墨的授意。

若是徐致和真的能拿出证据,刑部侍郎曹启伯的生命就开始倒计时。

此刻徐致和却虚晃一枪,然后便偃旗息鼓了。

刑部侍郎曹启伯长出了一口气,偷偷的擦掉了额头上的汗水……

沈府。

七月的天气已经很炎热了。

太阳宛如一个大火球一般,烘烤着整个大地。

沈青辰闭着眼睛躺在凉亭的躺椅上,好像已经睡着了。

但脑子依旧飞快的转动着……

本来沈青辰的打算,是等徐致和上书弹劾太子萧瑾墨之后,便让萧乐康上书力保太子。

至于奏疏的内容,当然是传言绝不可信,自己大哥绝不会是如此丧尽天良之人等等。

如此一来。

萧乐康是一位仁义之君的形象便树立起来了。

无论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的家族,朝臣们都会希望一位仁义之君当上皇帝。

而且在这种对比之下,梁帝也能高看萧乐康一眼。

但如今徐致和在梁帝的面前直接就怂了,后续的一些计划便无法顺利完成了……

重新审理李家灭门之案,是扳倒太子的一个极好的突破口。

如今此事却被梁帝压下了,便令废黜太子的事情进入了僵局。

虽然沈青辰心里也明白。

太子萧瑾墨被废黜是早晚的事。

梁帝为了大梁的江山社稷,一定会坚定不移的把此事推行下去。

但沈青辰却有些等不了了。

因为沈青辰不确定太子萧瑾墨在这期间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在沈青辰不在京城的时候,萧瑾墨便差点逼死了林采薇。

沈青辰不想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千日防贼,当然不如永绝后患……

沈青辰心里正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突然感到一只小手放在他的脑袋上,轻轻的揉捏起来。

从按摩的手法上来看。

沈青辰便知道是自己的三十七号技师。

赵若璃一边给沈青辰按摩,一边轻声道:“侯爷不必为太子的事情而烦忧。”

“如今太子已经处在悬崖边上。”

“想必假以时日,便会进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当初在南越番禺城发生刺杀之事的时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