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本是一座与武当、龙虎齐名的千年古刹。
甲子前,那时的异士,对于少林寺的赞誉可谓毫不吝啬。
说天下武学出少林。
但是,近些年来,这座千年古刹,却面临着人才凋零的尴尬形势。
现今,除了悲尘之外,少林寺修为最高的僧人,不过三花聚顶。
再难与武当、龙虎并驾齐驱。
少林僧人只觉着是今时武运不在寺中。
但是他们从未想过,在数十年前,有那么一位少年横空出世。
哪怕是年长那少年几岁的老天师张先,都不敢说在天赋这一块,能与之相抗衡。
甚至,张先在见到那少年第一眼时就说,将来能与他争年轻一辈第一人名头的,那少年算一个。
可是,那少年死了。
就像是漫天诸佛在惩罚少林。
他们,再也没有像那少年一般的天才了。
那个少年叫做玄通。
他本可以成为少林寺百年武运的扛鼎人物。
如此天骄,即使没有所谓的易筋洗髓炼体经,又能如何呢?
一位早已勘破佛法的天才少年,最终却没有成长起来。
有人说,这是天妒英才。
也有人说,不曾成长起来的天才,又算得上什么天才呢?
...
昆仑剑宗。
玉虚殿前。
待那位江宗主返回大殿中后。
悲尘仍是盘腿坐在原地,久久不语。
内心一直在回味玄通想说的那个‘佛’字。
悲尘在想,当他将玄通关押在塔中的那些时日。
玄通会不会一直在钻研,如何根除自己的三毒?
最终,悟出了那个佛字?
玄通是少林名副其实的武痴。
他对武学的痴迷程度,更甚年少时的自己。
当自己废除他修为的时候,他心中在想什么?
是不是深怀绝望?
对一名武痴而言,没有什么比这更为严重的惩罚了吧?
但是,玄通心境通明。
他纵使被废除修为后,仍旧没有将自身放弃。
因为他知道,如果让他重新修行,他能够以最短的时日回归到巅峰状态。
这是他身为天才的自信。
悲尘与玄通,师徒二人,同为武痴。
但是,前者被三毒纠缠。
后者却视三毒于无物。
对于真正的天才来说,不光能够精通法,亦能精通道。
因此,区区三毒,岂能将自身影响?
张道之的天赋,当世无人能出其右。
即使没有一身功德体魄的情况下,天下诸般武学,他基本都是一看就会。
当年与腾格里一战,不也见到了自己的三尸?
结果呢?
只是手掌轻轻一捏,便让那三尸消散。
悲尘终究是不如他们。
他的天赋,在茫茫无数的异士中,只能算是上等。
但在张道之等人眼里,上等天赋与普通人无异。
一直以来,玄通都很钦佩他的师父。
因为天赋受限,却依旧能走上长生路。
没有人知道,其背后究竟会付出怎样的辛酸,才能走到那一步。
所以,哪怕是被废除修为后的玄通,心中所想,也是希望,能够帮助到自己的老师。
“吾不如吾徒多矣。”
良久。
悲尘才缓缓道出那么一句话来。
少林寺失去了玄通。
他再也遇不到,像玄通那样天赋异禀的弟子了。
玄通的遭遇,让张道之想起了那个,在三千里乱神渊中昙花一现的张玄陵。
如果张玄陵没有那些痛苦经历的话,按照他的天赋,或许能将那时的龙虎山天师府,带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吧?
只是天下间万般诸事,从来就没有如果二字。
想到这里。
张道之忍不住地叹了口气。
身为天师,责任重大。
其中,保护好龙虎山的后起之秀,是他最该去做得事情。
他不希望,龙虎山的那些天才们,将来也会经历如玄通、张玄陵那样的事情。
不然,就是他这位龙虎山天师的失责了。
张道之是修道者,同时也是护道人。
张先亦是如此。
这是传承,亦是承负。
...
大殿中。
江砚雪如同悲尘一般无二,盘腿坐在蒲团上,眼神空洞,不知在想些什么。
玄通的事情,在她心中,已成执念。
无数岁月里,她幻想过不止一次杀了悲尘。
但是,这是玄通想要的结果吗?
“当年,那个佛字...你是不是想告诉我,让我学会放下?”
江砚雪忍不住喃喃一声。
放下二字,谈何容易?
又有多少人,因一人而困住自己的一生呢?
江砚雪不甘,亦在自责。
如果当初,她能够及时察觉玄通抢夺自己手中长剑的动作行为。
这一切的悲剧,是不是都不会发生了?
“你欲教我懂得那个佛字,可你怎知,那些所谓的道理,我不是不懂,只是不想懂。”
“罢了。”
喃喃于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