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第139章 诸葛长明的归宿(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9章 诸葛长明的归宿(五)

郑南郡城北军营内,一间帐篷中灯火昏黄,帷帐低垂,血气与药草味交织成一股浓烈的气息。卫炎章坐在床沿,浑身缠满绷带,面色苍白却精神紧绷。他刚刚被军中郎中重新包扎完伤口,胸前还有一处新伤未愈,尚在渗血。尽管如此,他却已握紧披风上的铜扣,神情肃杀。

帐门被人轻轻掀开,一道高大的身影走入,正是周子衡。

“周大统领!”卫炎章猛然起身,伤口牵动,不由闷哼一声,但依旧咬牙站直,“我们该出发了。”

“你身体……”周子衡皱眉。

“蒋将军尸首还未入土,我焉能躺在此处养伤?”卫炎章目光如剑,语气铿锵。

周子衡默然,片刻后点头:“出发。”

数名骑兵早已整装待发,乌云遮月,队伍沉默如幽魂,护送着蒋安被白布裹住的尸首,于夜色中飞驰离营,奔赴千里之外的古涪郡——谢必安的大帐。

与此同时,郑南郡另一侧营帐中,火烛明亮,武阳身披玄衣,立于案前,神情凝重。他的面前,唐承安笔直站立,眉头紧锁。

“岳城两万谢家军守军,是谢必安留守后路的最大力量。”武阳从怀中缓缓取出一物,竟是一方黑金代帅令,纹饰盘龙,沉重如山,“谢必安远在古涪,此时未及调度,你必须在他动手之前,以此令调动岳城守军。”

唐承安眼中闪过一丝惊愕,旋即肃容行礼:“末将必不辱命!”

“此令不可示人,岳城守将杨谦礼曾追随诸葛长明,若他犹存忠心,必应调令。若不从……”武阳目光一冷,“便以雷霆之势,夺其兵权。”

“明白!”唐承安接过代帅令,躬身退出,旋即披甲上马,趁着夜色,飞驰而去。

——

数日后,古涪郡。

一匹匹战马踏入营地,滚滚尘土卷起风沙。周子衡与卫炎章一身风尘,面色肃穆地步入谢必安的大帐。两人身后,是蒋安冰冷的尸首,白布早已被血染透,令人不忍直视。

“报——周子衡、卫炎章携蒋安将军尸首求见!”

谢必安坐于主位,闻言猛然起身。

帐门大开,烈风卷入,白布猛地掀起一角,露出蒋安苍白的脸庞。谢必安面色铁青,紧紧攥住扶手,牙关紧咬。

卫炎章扑地大哭,声声如丧:“大帅!蒋将军为我等而死!路过坠龙谷,遭诸葛长明设伏,五千铁骑皆没,蒋将军为救末将,死于诸葛长明之手啊!”

谢必安目光赤红,颤声问:“诸葛长明?诸葛长明?!!他竟然真的反了!!!”

卫炎章咬牙切齿,“这诸葛长明真的是逆贼,人人得而诛之!”

这时,谢必安夫人蒋氏已闻讯赶来,见弟弟尸首,悲声未出,整个人便瘫倒在地,随即昏厥,被婢女搀扶着送出。

谢必安一拳砸碎案几,目眦尽裂:“诸葛长明——你真敢反我!”

营帐一片肃杀,刀兵森然。谢必安怒不可遏:“传令杨栋镇守原地,王瑾随我出征!调集八万兵马,我要亲擒贼首!”

周子衡与卫炎章齐声请命:“愿为大帅先锋,斩此叛贼,为蒋将军报仇!”

谢必安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怒火,走上前亲自为两人披挂:“周子衡,任先锋副将。卫炎章,先锋大将,统率一万兵马,即刻出征!”

“末将遵命!”二人齐声高喝。

翌日拂晓,晨光未至,一万谢家军精锐由周子衡、卫炎章统领,旌旗猎猎,铁甲森森,自古涪军营腾起如钢铁洪流,先行出发。

谢必安身着重铠,率七万大军紧随其后。旌旗如林,号角连天,一路震动刘蜀大地。

———

岳城,安广郡北端重城,城高池深,三面环山,一面临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谢家军在此屯兵已久,由谢必安麾下大将杨谦礼坐镇,统领两万精锐。此时,岳城之内军纪森严,兵甲明亮,甲士操演之声回荡在城墙之上,一如往常。

日头方过中天,一骑飞马自北而来,尘土飞扬,马蹄踏碎路石。那人身披轻甲,神情凝重,正是唐承安。他一路疾驰,几近昼夜不息,终于赶至岳城。

城门口的哨兵见来人神色匆匆、身着谢家军甲胄,且马匹汗如雨下,忙拦下问话。唐承安未多言,拔出怀中一封书信与一面黑金令牌,厉声道:“代帅令在此,急见杨将军!”

哨兵一惊,见其令牌上刻有谢家军帅印与大帅谢必安亲书“代帅”二字,哪敢耽搁,立刻遣人通报。

片刻后,岳城中军大帐内,杨谦礼面色沉稳,年约五旬,身材魁梧,一身铁甲精致稳重。他正在与几位副将议事,忽闻唐承安到来,且持代帅令,即刻令兵迎入。

唐承安大步入帐,拱手不失礼节,但不待寒暄,便抽出谢必安的代帅令高举过头:“诸葛长明谋逆,伏杀蒋安将军,意图篡夺兵权!大帅震怒,命我持代帅令调动岳城两万谢家军精锐,火速赶往郑南,与主力大军会合,剿灭叛贼!”

大帐内顿时鸦雀无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