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浓烟滚滚,巴镇城头残旗猎猎、箭楼尽毁。原本固若金汤的城池,如今却四门尽破,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城砖。卫钟、李丁、钱勇等靖乱军主将,身披战甲,立于残破的议事大厅前,神情肃穆。
“今日一战,若败,便与巴镇共存亡!”卫钟目光如炬,语气铿锵。
“愿随将军,血战到底!”李丁与钱勇异口同声,众将纷纷跪下请战,士气虽衰,然志不灭。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发起最后反扑之际,忽听得东门外一阵剧烈的马蹄轰鸣,继而而来的是震耳欲聋的杀喊之声,如雷贯耳,撼动天地!
“杀——!”
不止是东门,南门、西门、北门三处方向,几乎同时响起了相同的喊杀之声,惊天动地。
卫钟猛地一怔,抬眼望向城头,紧接着,无数靖乱军纷纷奔至城墙上方,凝目远望。
那城外,正有三股银色铠甲军从三面同时杀来,甲衣熠熠生辉,铁骑如洪涛卷地,杀声震天,个个打着“谢”字红旗——正是谢家军的标志。
可奇怪的是,这些银甲军人,竟然挥刀砍杀的却是赤黄铠甲的谢家军将士!银甲斩赤甲,毫不留情,一时间城外乱作一团,原本气势如虹、直欲踏平巴镇的谢家军,瞬间自乱阵脚,队伍被搅成数股,哀嚎遍地。
“这是怎么回事?!”李丁猛然抬头,声音颤抖。
“谢家军在打自己人?”钱勇惊骇不已。
卫钟目光深沉,喃喃自语:“不,是内讧。”
此刻,中路那银甲大军已杀至阵前,旗帜挥舞间,响起一声爆喝:“诸葛长明、牙门三将,意图谋反,伏杀蒋安将军!奉大帅密令,诛灭叛军,拿下诸葛长明与牙门三将人头!杀!!!”
那声音如惊雷坠地,响彻整个战场,喊话者正是谢家军——周子衡。
他策马于阵前,银甲披身,杀气腾腾,周身烈焰翻涌,身后军阵齐声怒吼:“杀——!”
三万银甲兵随他齐冲而上,宛如铁流倒灌山河,直扑赤黄铠甲的谢家军而来。
诸葛长明坐于中军之中,听得此言,脸色瞬间煞白。
“周子衡你在做什么?!”他猛然起身,手按腰间佩剑,震怒高呼。
“老夫何曾叛乱?何曾谋害蒋将军?!”
大军亦乱作一团,牙门三将李仲庸怒发冲冠,挥舞钢刀厉声喝道:“周子衡!你个杂碎!胡言乱语,血口喷人!老子忠心耿耿,你若不收兵,别怪老子一刀宰了你!”
“哦?”周子衡冷笑一声,双目如鹰隼般锐利,“你说要宰我,这不正是叛逆之证吗?来人,给我杀!见赤黄甲者,无须辨别,尽数斩之!”
话音落地,箭雨如骤,银甲兵将蜂拥而上,朝诸葛长明中军扑来。
“快!快护住诸葛先生!”孙景曜率先拔剑跃出,大喝一声。
中军尚未彻底布防,仓促迎敌,顿时血肉横飞。那些还未明所以的赤黄谢家军,将士们才刚刚端起长戈,就被银甲士兵劈头斩杀。
“不能再退了!”孙景曜红着双眼,看着无数自家兄弟倒在敌刃之下,转头咆哮,“诸葛先生,再不下令反击,我们就全没了!他们根本不打算留活口!”
诸葛长明咬牙不语,眼中一片血红。
他看着这些昔日共度百战的兄弟,如今死在“自己人”的刀下,胸膛仿佛被撕裂。
“我们……我们何曾背叛?!蒋安那日……明明是被敌军围杀,我等誓死保护!”
孙景曜见诸葛仍未回应,心如焚烧,怒吼道:“诸葛先生,兄弟们都看着您!我们是谢家军,不是死人!他们先动手,咱们不打,难道要让他们杀光我们再说‘我们是清白的’?”
诸葛长明缓缓闭上双眼,良久,睁开,眼底一片决然。
“孙景曜,集结残兵,往西突围与赵玄清会合!”
“李仲庸!”
“在!”
“传令各部,就地反击,斩银甲者,格杀勿论!”
“是!!!”
反击的命令下达,赤黄铠甲的谢家军开始抵抗。各营火速结阵,手持长戟、盾牌,在仓促之间构筑起一道道抵御之线。
双方谢家军,转瞬间成了你死我活的血战之地。
远处城墙上的靖乱军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望着那三军自相残杀的混乱场景。
“将军……”李丁迟疑着看向卫钟,“我们……要出城支援吗?”
卫钟面沉如水,缓缓道:“不用我们出手,他们自己就要打个两败俱伤了。”
他望向那银甲大军冲锋中,周子衡的身影,低声呢喃:“主公果然......”
战火吞噬着巴镇城外的黄土地,烈焰在原野间翻腾如潮。此刻,谢家军的两军内斗,已演变为一场前所未有的惨烈厮杀,血流成河、哀嚎遍野。
银甲与赤黄甲之间不分敌我,只问生死。马蹄翻飞,战刀挥舞,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哭泣的鬼魂在咆哮。天空乌云蔽日,仿佛上天都为这一场手足相残的惨剧垂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