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大堂内,气氛却与外界的浮华截然不同。光线透过高大的雕花木窗棂,被切割成一道道光柱,光柱中尘埃无声飞舞。巨大的青铜兽首香炉踞于堂中,袅袅吐出沉水香的青烟,氤氲缭绕,非但未能宁神,反而给这庄重肃穆的空间增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诡谲与压抑。
大将军陈先童,这位实际掌控着刘蜀最高权柄的武臣之首,正高踞于大堂北端主位的一张宽大紫檀木蟠龙椅上。他身形魁梧,即便身着华贵的深紫色常服,依旧能感受到袍服下虬结肌肉所蕴含的爆炸性力量。一张国字脸,肤色是久经沙场的古铜色,法令纹如刀刻般深重,下颌蓄着修剪得一丝不苟的短须,更显威严。此刻,他并未理会堂下几位心腹将领和幕僚的低语,一双细长的眼睛微微眯着,目光落在手中刚刚由亲兵统领呈上的那个沾着泥点、裹着油布的锦盒上。
锦盒被小心地打开,露出里面雪白坚韧的蜀锦信笺。陈先童伸出两根骨节粗大、布满老茧的手指,缓缓地、近乎优雅地将信笺抽出、展开。他看得很慢,目光逐字逐句地扫过那些力透纸背、甚至带着书写者当时激愤与焦虑而微微晕开的墨迹。当他读到“玄秦铁蹄可顺流直下,再无险阻!旬月之间,雒都王畿,恐将直面豺狼之吻!”时,嘴角的肌肉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而当目光落在“臣部浴血经旬,伤亡枕藉,粮秣渐罄,箭矢将穷”以及那枚鲜红刺目的虎符印记上时,他那张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竟缓缓地、一点一点地,绽开了一个笑容。
起先只是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玩味。接着,笑意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荡漾开来,牵动了眼角的皱纹,喉咙里发出了低沉而古怪的“嗬嗬”声。这笑声在寂静的大堂里显得异常突兀,如同夜枭的鸣叫,令堂下原本还在低声交谈的几位重臣瞬间噤声,惊疑不定地望向主位。
笑声渐渐扩大,变成了清晰可闻的、带着浓重鼻音的闷笑,陈先童的肩膀也随之轻轻抖动起来。他索性不再压抑,猛地仰起头,发出一阵更为响亮、甚至带着几分癫狂意味的大笑:“哈哈…哈哈哈!好!好一个武阳!好一封‘泣血’求援书!哈哈哈哈哈!”
笑声在空旷高阔的大堂内回荡,撞在冰冷的梁柱和墙壁上,激起阵阵令人心悸的回音。堂下众人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惧与不解。大将军素来城府深沉,喜怒难测,如此失态的大笑,实属罕见。
“大将军?”终于,站在武官队列最前端、身形微胖、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田允忍不住开口。他是陈先童的妻弟,官居中郎将,掌管雒城部分禁卫,素来以陈先童心腹自居。他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何事……竟让大将军如此开怀?”
陈先童的笑声戛然而止,如同被利刃切断。他脸上的笑意瞬间收敛,又恢复了那副深潭般的冷硬表情,唯有眼底深处,还残留着一丝未褪尽的、冰冷的讥诮。他随手将那封锦笺往田允的方向一抛,信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着武阳的焦虑与期盼,轻飘飘地落在田允脚前。
“何事?”陈先童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却蕴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自然是我们的靖乱上将军,武阳,在梓州遇到了‘大麻烦’。玄秦樊天,名不虚传啊。”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堂下众人,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派人送来这封‘泣血’书,向朝廷,向我,求援来了!要兵,要将,要粮,要器械!要得理直气壮,要得……仿佛我陈先童欠他的一般!”
田允连忙弯腰拾起信笺,快速浏览起来。他的脸色随着阅读而不断变化,先是惊愕,随即嘴角也挂上了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待看完,他并未将信笺递给身后伸长脖子想看的人,而是嗤笑一声,随手将其丢给身旁一位文官模样的幕僚。
“大将军明鉴!”田允的声音拔高了几分,带着刻意的愤懑,“这武阳,好大的口气!他打着靖乱的旗号,一路招兵买马,如今坐拥古涪郡和数座雄城要隘,俨然已成一方诸侯!其麾下靖乱军,据说已膨胀至数万之众!兵精粮足,何其威风?如今不过是对上玄秦一路偏师,就如此惊慌失措,哭喊着要朝廷增援?这分明是借题发挥,欲壑难填!想借玄秦之手,进一步掏空朝廷,壮大他自己!”
田允的话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堂下一些人的情绪。几位依附于田允的将领立刻出声附和:
“田将军所言极是!武阳此人,野心勃勃,不可不防!”
“朝廷如今哪还有余力?北境匈奴防务吃紧,东边楚烈国也蠢蠢欲动,和谢丞相的博弈也在关键时刻,王畿的兵,动不得!”
“就是!给了他兵粮,谁知道是去打玄秦,还是转头用来对付朝廷?”
“我看,就该直接驳回!让他自己想法子去!正好也看看他这‘靖乱上将军’的成色到底如何!”
一时间,斥责武阳“拥兵自重”、“借寇自重”、“包藏祸心”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整个议事堂。青铜香炉中逸出的青烟,似乎也被这充满敌意的声浪搅动得更加缭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