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慧机敏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看似糊涂愚笨的人,内心未必真的混沌。人们常常因为目光短浅而心生嫉妒,一句无心的玩笑话,也可能引发激烈的矛盾冲突。人心比九曲黄河还要险恶,表里不一的人,即便披着坚不可摧的铠甲,也让人厌恶。古往今来,多少人因沉迷酒色而家破国亡,又何曾见过有人因饱读诗书而堕落沉沦?
这首诗,说的正是为人处世的艰难。只因世道艰难,人心难测,正道遥远,人情更是复杂多变。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茫茫众生,往往因贪图利益而招来灾祸。想要保全自身和家庭,更是需要小心谨慎,反复权衡。所以古人说:“皱眉有皱眉的缘由,微笑有微笑的道理。一颦一笑之间,都要格外谨慎。”接下来要讲的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官员,只因酒后一句玩笑话,最终落得家破人亡,还牵连了好几条性命。在此之前,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作为引子。
话说宋朝时期,有一位年轻的举子,姓魏名鹏举,字冲霄,年仅十八岁。他娶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妻子,婚后不到一个月,恰逢科举考试拉开帷幕。魏生告别妻子,收拾行囊,前往京城应试。临别时,妻子叮嘱道:“无论能否考中,都要早点回来,别抛下我这恩爱夫妻。”魏生自信地回答:“求取功名是我的志向和前程,贤妻不必担忧。”
离别后,魏生踏上进京之路,凭借出色的才华,果然一举成名,考中一甲第二名,获榜眼及第。在京城,他风光无限,免不了写了一封家书,派人接妻子进京团聚。信中先是问候了家中情况,讲述了自己高中的喜讯,随后又写下一行字:“我在京中早晚无人照料,已经纳了一个小妾,专门等候夫人到来,一同享受荣华富贵。”
家人接过书信,一路回到家中,向夫人道贺,并呈上家书。夫人拆开一看,得知信中内容,便对家人说:“官人真是负心!刚一得官,就娶了二房。”家人赶忙解释:“小人在京中,从未听说有这回事,想来是官人开玩笑的话。夫人到了京城,自然就清楚了,不必为此忧虑。”夫人说:“既然如此,那我就暂且信你。”
因一时没有合适的船只,夫人一边收拾行装,一边寻找可靠的人,先寄一封平安家书到京城。寄信人到了京城,找到新科魏榜眼的住所,递上家书,吃过酒饭便回去了。
再说魏生接到家书,拆开一看,信中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只写道:“你在京中娶了一个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一个小老公,早晚一同前往京师。”魏生看了,也只当是夫人的玩笑话,并未放在心上。还没来得及收好,外面就通报有一位同年来访。
京城的住所不比家中宽敞,来人又是关系亲密的同年,而且知道魏生家中没有家眷。那人径直走进内室坐下,与魏生叙了些近况。魏生起身去厕所,同年偶然翻看桌上的书信,看到这封家书,觉得十分有趣,便故意大声朗读起来。魏生来不及阻拦,顿时满脸通红,解释道:“这是没道理的话,是我先和她开玩笑,她才这般取笑我的。”同年哈哈大笑:“这种事可开不得玩笑!”说罢便告辞离去。
这位同年也是个年轻人,喜欢谈论趣事,他将这封家书的内容,很快传遍了京城。一些嫉妒魏生年少高中的人,把这件事当作小道消息,上奏朝廷,参了魏生一本,说他年少不检点,不适合担任重要官职。于是,魏生被贬到外地任职。他懊悔不已,却也无可奈何。此后,他的仕途坎坷不顺,原本一片光明的前程,就这样白白断送了。
这就是一句玩笑话,毁掉了一个大好官职的故事。如今再讲一位官员,同样因为酒后一句玩笑话,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还连累了两三个人,让他们无辜蒙冤丧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诗为证:“世路崎岖实可哀,傍人笑口等闲开。白云本是无心物,又被狂风引出来。”
话说南宋时期,都城临安繁华富庶,丝毫不亚于从前的汴京。在城中箭桥左侧,住着一位官员,姓刘名贵,字君荐。他家祖上原本家境殷实,但到了刘君荐这一代,却时运不济。他早年读书求学,后来发觉难以考取功名,便改行做生意。这就像半路出家,他在生意场上本就不擅长,又接连亏本,家底渐渐败落。
后来,他家从宽敞的大房子搬到了狭小的租赁房,只租了两三间屋子,与妻子王氏一同居住。王氏年轻貌美,夫妻二人十分恩爱。因膝下无子,刘君荐又娶了一个小妾陈氏,是卖糕人陈老汉的女儿,家中人都称她为二姐。这也是在他家还不算太穷困的时候,才有的安排。家中至亲三人,没有其他闲杂人等。
刘君荐为人十分和善,深受乡里乡亲的喜爱,大家都尊称他为刘官人。邻里们常安慰他:“你只是一时运气不好,才如此落魄,再过些时日,肯定会有转运的时候。”话虽这么说,可他的生活却始终没有好转,只能在家中烦闷,不知如何是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