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战使者连夜快马加鞭赶回大周皇宫,将白起的豪言转述给朱五六。
正在早朝的朱五六闻言,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好!白起果然不负朕望!传令下去,让后方全力支援,务必让杀神无后顾之忧!”
朝堂之上,朱五六话音刚落,殿内便陷入短暂的寂静。
诸葛亮手中羽扇微顿,微微点头。
“陛下,白起勇冠三军,真对得起杀神之名,我大周有此良臣,之幸事啊。”
刘伯温捻须附和。
“亮所言极是,白起勇猛的武将,但其杀伐过重,恐会引起天下非议,还望陛下斟酌。”
朱五六却不以为然,大笑道。
“二位军师多虑了!乱世当用重典,杀神之名,正是震慑宵小的利器!”
系统给这些人的设定是忠诚度百分之百,朱五六怕个屁啊。
但是这些话又不能给他们说。
而一旁的李世民也从角落现身,满是惊喜之色。
“早就听闻白起将军勇猛异常,没想到实至名归。当年始皇帝一扫六国,白将军的功劳很大。陛下,这样的猛将越多越好。”
朱五六反而更加兴奋。
“诸位不必担忧!朕自有分寸。白起能有今日,全赖朕的知遇之恩,他岂会背叛?”
说罢,他大手一挥,继续下令筹备庆功之事。
......
与此同时,三百里外的高丽王宫却似坠入冰窟。
王禑瘫坐在龙椅上,脸色惨白如纸。
脱古思帖木儿来回踱步,皮靴重重碾过地砖,腰间弯刀随着步伐撞击出清越声响,鹰隼般的目光中满是不甘与愤怒.
“没想到那白起如此厉害,竟将我二十万联军打得丢盔弃甲!”
他突然抽出弯刀,在立柱上狠狠劈下,木屑纷飞间,露出白森森的木芯。
右丞相李仁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发出闷响.
“陛下,臣有罪!臣不该劝您贸然出兵!”
他的官帽歪斜着。
王禑怒目圆睁,一脚将案几踢翻,笔墨纸砚散落一地。
“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敌军马上就要兵临城下,我们该如何是好?”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颤抖得不成调子。
左丞相崔莹上前一步,玄色官袍下摆扫过满地狼藉。
他的目光扫过脱古思帖木儿腰间的弯刀,沉声道.
“陛下,如今之计,唯有向大周求和。我们可献上黄金千两、美女百名,再割让几座城池,或许能保住高丽宗庙。”
话音未落,脱古思帖木儿已将弯刀直指崔莹咽喉,刀锋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求和?我北元从未向人低头!我们还有残余兵力,定要与大周决一死战!”
弯刀带起的劲风刮得崔莹脸颊生疼,他却纹丝不动,眼中尽是悲凉。
王禑看着两人争执不休,心中愈发烦躁。
他突然想起军事大提学郑道传,连忙命人将其宣来。
郑道传匆匆赶来,看到殿内狼藉一片,心中已然明了。
他向王禑行礼后,缓缓说道.
“陛下,臣以为崔丞相所言有理。白起乃千古杀神,我军实难与之抗衡。”
“况且北元与我朝结盟本就各怀心思,如今战败,北元未必会全力相助。”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残破的战报,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联军溃败时的惨状。
“您看,这是昨日逃回来的斥候所言,我军精锐已折损七成,剩下的士兵连刀都握不稳了。”
脱古思帖木儿冷哼一声。
“郑道传,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郑道传不卑不亢地回应。
“可汗,臣只是据实以告。如今我们若执意再战,不仅百姓要生灵涂炭,高丽江山也将不保。”
他指向窗外,远处隐约传来百姓的哭喊声。
“昨夜平壤已开始逃荒,您难道要看着子民死在敌军刀下?”
王禑沉思良久,最终叹了口气。
“就依崔卿所言,派人去大周求和吧。”
脱古思帖木儿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弯刀入鞘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却也无可奈何。
然而,白起并未给高丽求和的机会。
三日后,阴云密布的平壤城外,玄甲军如潮水般漫过地平线。
黑色战旗上的骷髅图腾在风中翻卷,十万铁骑踏起的烟尘遮天蔽日,远远望去,仿佛一道吞噬一切的黑色洪流。
平壤城上,高丽士兵望着那支浑身浴血、杀气冲天的军队,双腿不禁瑟瑟发抖。
他们的甲胄上还沾着前日溃败时的血污,手中的弓箭都在无意识地颤动。
白起勒住战马,青铜戈指向城头,声音冰冷如霜.
“开城投降,可免一死;负隅顽抗,屠城!”
这声怒吼仿佛带着某种魔力,震得城墙上的青砖都簌簌掉落。
城内一片死寂,唯有风声呜咽。
高丽守城将领紧握剑柄,吓得瑟瑟发抖。
他望向身边的士兵,只见众人皆是面无人色,有人甚至在偷偷擦拭眼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