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商为肺经井穴,商阳为大肠经井穴,中冲为心包经井穴,”仙子边施针边解释,“三穴同刺,可泄上焦实热,通利咽喉。”随后,她以“通补羹”调以童便(取其“引火下行”),灌服苏绣娘。片刻后,苏绣娘剧烈呕吐,竟吐出拳头大的瘀痰,痰中裹着她半年前误吞的绣花针——针身已锈蚀,却未伤及脏腑,众人皆称奇。
清理瘀痰时,阿楠发现绣花针周围缠绕着丝状物,色如败絮,正是长期瘀阻形成的痰核。仙子轻抚苏绣娘“廉泉”穴,见其面色渐转红润,嘱道:“瘀阻虽去,肺肾阴虚未复,需以百合羹调补百日,方得全愈。”苏绣娘康复后,绣出一幅《百合救肺图》,画面中仙子手持玉笛,凤凰口衔百合,寓意“金声玉振,肺肾同苏”。
第七折·顺时养生·治未病要
寅时初,东方既白,百合径的草庐内点起七盏麻油灯,灯光映着仙子手中的“二十四节气养生图”,图中寒露节气对应的人体经络闪烁着金光。“寒露养生,首重‘封藏’,”仙子展开《养生导引图》,图中古人作“闭气纳肾”状,“肾主封藏,肺主收敛,今岁金水两虚,需从‘食养、药养、术养’三途入手。”
食养方面,仙子展示“三才粥”方:“上材百合(天)、中材罗汉果(人)、下材芡实(地),煮粥时加少许秋蜜,辰时服用,可润肺滋肾,健脾固肠。”药养方面,她分发“金水丸”:“以百合、熟地、罗汉果、沉香炼蜜为丸,每日酉时(肾经当令)服下,可纳气归肾。”术养方面,她演示“金水固元功”:“自然站立,双手叠于丹田,先叩齿三十六通,再以鼻吸‘商音’清气,以口呼‘羽音’浊气,循环九次,可强肾润肺。”
竹青化作药童,给每位百姓佩戴“金水香囊”:“囊内装百合、沉香、丹参、冰片,佩于‘膻中’穴,可防燥邪伤肺,瘀阻心络。”一位老者问:“老朽夜间常盗汗,如何是好?”仙子取“百合知母汤”方:“百合七枚,知母三钱,水煎服,亥时(三焦经当令)服用,可滋阴降火,盗汗自止。”
结语·金水相生
卯时正,仙子一行踏上归程,老乐师吹奏着《金水调》为其送行,箫声中,罗浮山的霜花竟逆着阳光飞升,在空中聚成“寿”字。阿楠的药篓里装满百姓送的百合鳞茎、熟地切片,竹青则背着一罐新制的“金水膏”,膏体在晨光中泛着珍珠母的光泽。
回望州府,保和堂的屋檐下挂着七串百合干,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肺肾之气的温柔呼吸。阿楠摸着腰间的“滋肾润肺香囊”,问:“师父,为何寒露治虚,有时用薄荷之凉,有时用熟地之温?”仙子停在“金水交辉”石旁,石上的百合与苔藓在晨露中晶莹剔透:“病有阴阳,治有逆从。薄荷凉肺,适用于金燥;熟地温肾,适用于水涸。正如这晨霜与朝阳,看似对立,实则共成天地清肃之令。下一站,霜降进补,当知‘扶阳固本’的机变了。”
赞诗
寒露萧萧锁玉栏,肺肾阴虚喘路难。
百合凝霜通肺窍,罗汉含露润肾关。
七方妙合五行理,九针巧破六阴寒。
若问养生何处是,一羹一枕即金丹。
预告·第十八回·霜降温补·鹿茸酒温肾暖脾
却说罗汉果仙子归山后,见百合径的霜花已凝结成冰,忽闻山下村落传来“鸡鸣泄泻”与“腰膝冷痛”之声,百姓每至黎明前腹痛即泻,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腰膝冷痛得温则减,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时值霜降,阴气盛极,肾阳衰微如残烛,不能温煦脾土,致“火不生土,釜底无薪”。欲知仙子如何以鹿茸酒配伍罗汉果,温肾暖脾、火土相生,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