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的观星台上,老匠人带着孙儿前来朝拜,他的关节痛已大为好转,脚步轻快;牧场的牧童赶着羊群经过,羊只们的毛色光亮,咩叫声中带着甜香;就连空中的戴胜鸟群,也在飞行时组成了巨大的甜叶"脾"字符,翅膀扇动间洒下的不是雨水,而是带着甜香的土黄色光晕。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仙子望着悬浮的卦象,衣袂上的甜叶纹章与天象共鸣,"今岁得甜叶之甘温调和,使'雨润而不浊,土湿而不困'。"她抬手轻拂,化浊瓶化作点点甜叶光蝶,飞入河谷的每一个角落,光蝶所过之处,雨湿浊秽尽数消弭,取而代之的是脾阳振奋的太和之气。
结语:甘温醒脾
清明这一日,甜叶菊仙子以甘温为剑,破雨湿之困;以七情为盾,化浊秽之邪。她深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始终以甜叶之性合脾胃之道——以甘补之,以温醒之,以淡渗之。看着戴胜筑巢、农夫播种、甜叶舒展的景象,她默念《黄帝内经》:"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唯有以甘温之德先醒脾阳,方能使后天之本坚固,万物生机盎然。
赞诗曰:
玉衡星黯雨涟涟,湿浊困脾苗稼蔫。
甜灵展动化浊瓶,甘气温光醒土渊。
四气入脾消秽浊,七情和脉定坤乾。
且看河谷清明雨,尽化甜浆润陌田。
预告:谷雨生萍
且说甜叶菊仙子调和清明湿浊后,正于浊漳河畔收整化浊瓶,忽感天际清气升腾,浊气下降,空气中弥漫着甜润的生机。她仰观天象,见北斗"开阳"星青光盈满,东方七宿的牛、女二宿布云如锦——原来十五日后便是谷雨节气,届时"雨生百谷,萍始滋生",但今岁木气过旺,恐雨水伤谷,谷湿生虫。仙子遂取过以甜叶花蕊与谷雨花露炼制的"生萍盏",盏身刻着"谷得甘养"卦象,往烟雨朦胧的田野而去,欲以甜叶之甘润,养生谷之华,正应了那句:
谷雨风至雨霏霏,甜灵恐谷湿虫围。
欲知如何护新谷,且看下回谷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