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青娥笑罢髭须绿——补骨脂奇缘记(下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娥笑罢髭须绿——补骨脂奇缘记(下卷)

老陈告诉他们,这“暖阳子”在山里不算稀有,只是以前没人知道它的真正功效,顶多用来泡酒治些小痛小病。有一年,村里有个少年,在山中砍柴时摔断了腿,伤愈后总觉得腿骨发凉,阴雨天更是痛得厉害。老陈便采了些“暖阳子”,用米酒泡了三个月,让少年每日喝一小杯,半年后,少年的腿竟完全好了,还能跟着村里人上山打猎。“现在想来,这‘暖阳子’怕是能补骨头里的阳气!”老陈感慨道。

郑愚听着老陈的话,心中越发清晰:民间的口传经验,往往藏着未被发掘的智慧。他让樵夫们小心翼翼地挖了些“婆固脂”的幼苗,打算带回府衙的菜园中试种。临走时,他给了老陈一些银两,却被老陈推辞了:“大人要是能把这‘暖阳子’的用法教给更多人,比给我银两还强!山里人不怕穷,就怕生病没药治。”郑愚握着老陈的手,郑重地说:“老丈放心,我定会让这‘暖阳子’,成为护佑一方百姓的神草。”

第三卷 医道相融破成见

琼州府推广“婆固脂”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到了岭南其他州县,甚至惊动了广州府的医官们。这年冬天,广州府的资深医官王大夫,带着几名弟子专程来到琼州,名义上是“交流医道”,实则是为了验证这“异域奇药”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神奇——在他们看来,中原医道源远流长,《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早已奠定了医药根基,“蛮夷之地”的草药,怎能与中原的经典药材相提并论?

王大夫抵达琼州府时,正赶上郑愚在府衙举办“药会”,邀请了周边州县的医人、药农,分享“婆固脂”的用药经验。王大夫一进府衙,便看到墙上挂着密密麻麻的病案,桌案上摆着“婆固脂”的生药、炮制后的药末,还有不同配伍的药方。他扫了一眼,便皱起了眉头,对身边的弟子说:“这些病案只记了疗效,却不提性味归经,配伍也杂乱无章,哪里有半点医道的严谨?”

郑愚见王大夫来了,忙上前迎接。王大夫却没理会他的寒暄,直接问道:“郑大人,听闻你用‘婆固脂’治好许多人,可此药从未见于中原医书,不知你如何确定它的药性?若是药性猛烈,伤及百姓,岂不是害了人?”郑愚没有生气,只是笑着将王大夫请进内堂,取出那三大本病案,又让人请来几位痊愈的患者。

第一位患者是之前的老管家,他笑着对王大夫说:“王大人,我以前每夜起夜五六次,服了‘婆固脂’配益智仁,现在一觉到天亮,手脚也暖和了。”第二位患者是渔民老周,他当场弯了弯膝盖,活动自如:“我这腿痛了十年,吃了多少汤药都不管用,就服了这药,现在能上船捕鱼了!”第三位患者是农妇阿秀,她抱着刚满周岁的孩子,笑着说:“若不是这药,我怕是一辈子都当不了娘。”

王大夫看着患者们真切的笑容,又翻了翻病案,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位患者的服药时间、剂量、反应,甚至还有调整药方的过程,心中的疑虑消了几分,却仍嘴硬:“即便有疗效,也需辨明性味归经,方能融入中原医道。”这时,李摩诃走上前,将炮制好的“婆固脂”递给王大夫:“王大人可尝尝,此药味辛、苦,性温,经日晒酒蒸后,燥性大减,能入肾经,补骨中之阳,驱体内之寒,与中原的附子、肉桂虽来源不同,却有相似之效。”

王大夫接过药末,放在舌尖轻尝,果然尝到一股辛苦之味,片刻后,腹中升起一股暖意,与服用附子时的感受相似,却更为温和。他沉默了许久,终于站起身,对郑愚深深一揖:“郑大人,李某今日才算明白,医道不分地域,能治百姓病痛的,便是好药。这‘婆固脂’的妙用,值得记入医案,流传后世。”

郑愚笑着扶起他:“王大人言重了。中原医道讲究‘辨证施治’,异域草药自有其特性,若能将两者相融,便是百姓之福。”此后几日,王大夫留在琼州,与郑愚、李摩诃一同研究“婆固脂”的配伍,将中原医书的理论与民间实践相结合,完善了“婆固脂”的用药体系。离开时,他带走了一套“婆固脂”的炮制方法和病案,承诺会在广州府推广此药——一场关于“异域奇药”的成见,终究被实践与实效化解,化作了医道相融的佳话。

第四卷 归帆载得神草还

时光荏苒,郑愚在琼州任上已过七年。这七年里,“婆固脂”在岭南各地扎下了根,不仅府衙的菜园中引种成功,许多百姓也在自家的菜园里种上了这种“暖阳子”,炮制之法通过口传心授,传遍了渔村与山野。郑愚每日除了处理公务,便与李摩诃、老药农们一起,整理“婆固脂”的用药经验,从生长习性到炮制细节,从单方使用到配伍禁忌,一一记录在册,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婆固脂用药纪要”。

这年秋天,朝廷传来旨意,召郑愚回京任职。此时的郑愚,已年过八十二岁,却依旧精神矍铄,鬓边虽仍有白发,却夹杂着不少黑发,腰背挺直,步履稳健,丝毫不像垂暮之人。幕僚们笑着说:“大人这哪是回京任职,分明是带着‘春光’荣归故里!”郑愚听了,也忍不住发笑,想起自己初到琼州时的狼狈,再看看如今的模样,心中满是感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味从诃陵国传来的“婆固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