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1章 入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打这以后,麻三田当上材料员,空闲时间明显比以前多了起来。

他对打猎那是痴迷得很,有时候还会把心爱的猎枪拿回家。

要是上午安排了去库房领料,他准会趁着清晨那股新鲜劲儿,跑到厂外的山上,打上一小会儿猎,过足了瘾才慢悠悠地去库房。

库房坐落在头道沟,这头道沟可是压儿山的第一条沟。

分散在这儿的库房顺着山势修建,位置和地形都不太好,大多数时候太阳都照不进来,屋里总是潮乎乎的。

不过,比起机加车间所在的那个山洞,这儿的条件已经算很不错了。

昨天下午麻三田在库房等材料,等的时间实在太久,压根没时间上山打猎。

快下班的时候,他听说今天运送物资的车皮就能抵达县里。

麻三田心里“咯噔”一下,瞬间紧张起来,嫂子这次过来,还说要给他带些子弹呢,要是到时候连个像样的猎物都拿不出手,那可太丢面子了。

想到这儿,他一大早便匆匆来到单位取枪,心急火燎地往山上赶,就想着多打点野味,好让嫂子高兴高兴。

另一边,李文化正开着机床,目光在车间的山洞里缓缓扫过。

这个山洞不算大,可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台一凳,都藏着他辛勤劳作的身影。

矿洞沟里有不少废弃的矿洞,他们车间所在的这个矿洞,洞口是最大的。

洞口的岩石大多是沉积岩,这些年,附近老百姓建房总来这个洞口采石,也许是因为长期采石的缘故,洞口被拓宽得很宽。

二十一个建设者入住山洞后,指挥部当机立断,决定利用这个山洞建厂房。

大家齐心协力,从山上山下砍伐了几十根大树,用树干做支撑,又找来木材在洞口安装了大门。

就这样,洞口处建起了一个长四十米、宽十三米的厂房。

山洞深处还有几条巷道,大家在巷道里砌起了几排炕,挂上了各个筹备组的牌子,原本阴暗的巷道一下子变成了大家的住房和办公室。

没过多久,保东那边运来了八台设备,李文化在三线的车工事业,就在这个山洞里正式拉开了帷幕。

机台工人陆续到岗就位,八台设备一起轰隆隆地运转起来,大家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着今天车队什么时候能回来。

午后,张小会带来通知,说刘组长决定下午三点半关闭机床,全面打扫卫生。

时间一到,原本轰鸣的机床瞬间停止了运转,大家手脚麻利地拿起抹布,快速地擦拭起设备。

仅仅十分钟后,刘海福便站到了厂房中间,张小会则静静地站在他身后 。

刘海福手举红宝本:“同志们,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的老婆、孩子就要来了,我们要感谢毛主席他老人家呀!来,大家同我一起高喊,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跟随举着红宝书的手摇起,大家异口同声喊着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手停了下来,喊声也停了下来。

刘海福清清嗓继续说:“无数事实证明,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学习主席的说话,只有学习了主席的说话,才能让我们心明眼亮。”

他一边说,一边将手落了下来,双手翻开红宝书读道:“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刘海福读完这一段,收起红宝书,放于上衣口袋中,并顺手整理了一下兜口的毛主席像章。

他用眼睛再度环顾参会同志。

接着讲:“这段语录大家学习过,多数人都能背下来,我就不多读了。我说一下我的学习体会,学习主席语录可以加深我们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认识,因此我们要天天学,时时学。

有的同志可能要说了,今天学到了什么?对于这一问题,我要先说今天的任务是什么?

是搬家。搬家代表什么?代表三线来人了,革命力量增加了。

大家回顾一下,一年前,珍宝岛战役胜利,我们二十一人扛着柴油机,来到了这荒山野地,在军代表彭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三线筹备组宋总指挥的正确指挥下,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开始了。

部里、省里、市里高度重视,抽调了大批革命同志投入到这伟大的事业之中。

大家看到了,锦海市组织的建设单位给我们建厂房、建住宅。

威宁县组织的几千名民工给我们修路、平整场地。

铁路部门也在连接着各个工地的铁路线。总之,修路、架桥、引水,通电各项工作都在全面开展。

团结协作的革命同志随处可见。

别人帮忙时,我们自己也不含糊,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为保证生产,利用山洞,建了厂房。

人拉肩扛,越过几座山拉来了电,通电后,柴油机放假了,我们也不用闻柴油味了。

再往后,机床来了,又安装了八台机床,安装、调试、生产,以李师傅为首的这些师傅守着机床保证了三线建设的需要,你们说这是不是我们的成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