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就是碰巧!”
孙悦容眼神飘忽了一下,随即理直气壮道:“这有啥奇怪的?我大晚上的要去钓鱼,知青点那些人谁乐意跟我去?秀兰和沈国民得在家看孩子,我不找沈勇找谁?”
说着,她伸手去抱炕上的孩子,“哎呦,岁岁,可稀罕死姨姨了!姨姨给你们钓好多好多的鱼,让妈妈给你们喂得白白胖胖的,好不好?”
宋嘉忍不住笑:“那是安安。”
“安安姨姨也稀罕!”孙悦容脸不红心不跳地改口。
见她这副明显心虚的样子,宋嘉心里了然——这两人肯定有点什么。
但转念一想,悦容是知青,要是以后恢复高考,她是有机会回城的,要是真和沈勇在一块儿,就会有诸多牵绊。
想到这里,宋嘉问:“我之前让你复习高中课本,你看了没?”
孙悦容立刻摆手:“你可饶了我吧!你看我像是能静下心读书的人吗?”
“你要是不懂,可以来问我,或者让小昕教你。”宋嘉认真道。
孙悦容撇撇嘴:“算了算了,我看见书就犯困,你是不知道,我上学那会儿,每次翻开课本就眼皮打架,成绩永远都是垫底的存在,要我读书,还不如让我去犁两亩地。”
生怕宋嘉又提起读书的事,她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放回炕上。
“我们得去上工了,现在秋收正忙,可不能请假。改天再来看你们。”
宋嘉说:“秋收累人,晚上下工了就好好歇着,别再去钓鱼了。这些鱼我都吃不完呢。”
“知道啦知道啦!”孙悦容的声音已经飘到了院子里。
中午的时候,老大家的也提着一篮子鸡蛋来看过。
眼下正值秋收农忙,村里人都在地里抢收,但听说宋嘉生了龙凤胎回来,接下来的几天,依然每天都有人抽空来看望。
有的带几个鸡蛋,有的拎一包红糖,还有的揣着自家晒的干枣。
秦素芝把这些都一一记下。
乡下的人情往来,都是要记着还的。
不仅村里人来了,县里的领导也专程上门。
邓书记心思细腻,猜到宋嘉可能缺奶粉,和农业部的几个干事凑了十多张奶粉票送过来。
怕人多带风吹着宋嘉,秦素芝和沈望川就把两个娃娃抱到堂屋里给领导们看。
两个小娃娃见到这么多生人,不但不害怕,反而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
安安甚至伸出小手去抓邓书记的眼镜,惹得众人直笑。
“这小家伙,胆子真大!”陈部长乐呵呵地逗弄着孩子,“一看就是随她妈。”
站在一旁的沈望川闻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在心里默默反驳:分明是随我。
----
整个月子期间,宋嘉除了吃就是睡,最大的运动量就是给孩子喂奶。
两个孩子几乎不用她操心,白天有秦素芝照料,晚上沈望川全包了,就连沈望昕下班回来也会帮着照看一会儿。
两个小家伙也特别省心,吃饱就睡,饿了或者拉了才哼唧几声,好带得很。
要说有什么烦恼,那就是天天鸡鸭鱼肉、猪蹄鸡蛋轮着吃,吃得宋嘉都快吐了。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到荤腥吃到想吐,宋嘉自己都觉得矫情。
可后来实在咽不下去,又不想辜负秦素芝的心意,那些油腻的汤汤水水最后都进了沈望川的肚子。
沈望川这一个月除了偶尔去牛棚给岳父岳母送点东西,其他时间几乎寸步不离地陪着宋嘉。
结果一个月下来,原本古铜色的皮肤养白了不少,肚子上还多了二两赘肉,愁得他直皱眉。
宋嘉靠在床头笑得直颤:“愁什么呀?等回部队训练两天就消下去了。”
说来也怪,明明整个月子宋嘉没少吃好的,人不但没胖,反而瘦了二十斤。
现在一百一十多斤的体重,估计很快就能恢复到从前。
“娘呢?”宋嘉问。
沈望川说:“去买鸡蛋了。”
明天出月子,是要煮红鸡蛋出去派的。
宋嘉眼睛一亮,“娘去买鸡蛋了?那正好!你快去把我师父送来的药包煮一锅水,我要洗澡。”
“不行。”
“我都已经出月子了!”
“明天才算出月子。”
宋嘉气得直翻白眼:“就差这一天?有什么分别?”
见沈望川还是不动,她干脆凑过去,故意用发梢扫他的脖颈,“快点嘛……”
沈望川被她撩得肌肉紧绷,一把抓住她作乱的手:“听话,再忍一天。”
“你给不给我烧水?”宋嘉得寸进尺地往他怀里钻。
沈望川被她磨得没办法,最后只得认命地去厨房煮药包。
水开后,宋嘉让沈望川把门锁好,自己提着热水闪进空间浴室,舒舒服服地泡了个热水澡。
秦素芝回来时,见宋嘉神清气爽的模样,就明白了,无奈地点了点耳根子软的儿子。
不过转头看到宋嘉红润的脸色,又忍不住感叹,这丫头生完孩子跟没生过似的,皮肤白里透红,比从前还要明艳几分。
出月子这天,秦素芝挨家挨户派完红鸡蛋,回来又烧了一大锅热水,给两小只好好洗了个澡。
小家伙们这一个月养得极好,足足长了两三斤,小胳膊小腿跟莲藕似的,一节一节的肉褶子,得仔细掰开搓洗才行。
孩子满月了,沈望川的假期也要结束了。
宋嘉问他:“你什么时候走?”
“就这两天。”
陪产假15天,加上年假20天,总共就35天。
沈望川顿了顿,“不过走之前,我还得办件事。”
“什么事?”
沈望川把她拉到里屋,在她耳边轻声道:“大伯前两天来电话说……”
宋嘉听完,眼底闪烁着惊喜的光芒:“真的?”
沈望川点点头:“把你之前收集的证据都准备好,再让爸写份材料……苏首长过几天要去京市,可以帮忙交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