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支持他,从他嘴里套出钓点的位置。
之后,咱继续占他便宜,等到真有事儿需要表态的时候,咱再坚定地站在老易这边。
我也留意了,这段时间老易和徐庶之间,暂时还闹不出啥大冲突。
这么一来,咱至少能捞好几个月的好处。
而且,只要我知道了钓点在哪。
徐庶对咱来说,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是这意思吧?”
三大妈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点头道。
“嗯,当家的,你可算听明白了。
我就是这个意思,在他们两边没彻底撕破脸之前,咱能捞多少好处就捞多少。
就算到时候徐庶发现咱骗了他,把咱之前的承诺抖落出来,只要咱那会儿铁了心支持一大爷。
一大爷看在咱帮衬他的份上,想必也不会拿咱怎么样。”
阎埠贵沉思片刻,觉得媳妇这主意虽然冒险,但细想之下,还真有几分可行性。
他一拍大腿,说道:“嗯,你说的没错。
老易虽说势力大、实力强,可想要稳稳当当控制住整个四合院,还真离不开我这三大爷的支持。
瑞华,没想到啊,你最近这脑子可真是灵光了不少,长进不小呀。”
三大妈嘴角上扬,略带俏皮地说。
“不然咋能一直跟着你,帮你出谋划策呢。”
阎埠贵站起身来,整了整衣服,说道。
“行,那就这么定了。
你赶紧去做饭吧,眼瞅着都快到八点钟了,我还得去找徐庶呢。”
三大妈应了一声。
“好嘞,我这就去。”
说罢,转身朝着厨房走去。
留下阎埠贵坐在屋里,眼神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静静等待着八点钟的到来。
易中海回到家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阎埠贵那张精明算计的脸。
回想起之前,阎埠贵一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自己给予的各种好处。
另一边却又跟徐庶打得火热,丝毫没有避讳。
这事儿一直像根刺扎在易中海心里,如今旧事重提。
他愈发担心阎埠贵会故技重施,再次脚踏两条船。
易中海对阎埠贵的秉性可谓了如指掌,这家伙贪得无厌。
只要有利益可图,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想到这儿,易中海坐不住了,冲着正在一旁忙活的一大妈喊道。
“翠兰,你手脚麻利点,赶紧做饭,我还得等着八点钟瞧阎埠贵那老东西的动静呢。”
一大妈应了一声,加快了手中择菜的动作。
心里也隐隐猜测到,怕是四合院又要不太平了。
而此时的徐庶,可没有易中海这般忧心忡忡。
他回到家中,径直走进那个狭小昏暗的角落,开始准备自己的晚饭。
作为采购员,徐庶平日里就有不少便利。
再加上他钓鱼的绝技,家中时不时便能添上新鲜肥美的鱼肉。
所以,即便他常常大鱼大肉地吃,也无人敢上门寻衅滋事。
或许是因为之前徐庶连聋老太太的面子都不给,在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家都明白这新来的不好惹,也就都收敛了自己的小心思。
徐庶一边熟练地切着菜,一边环顾着四周。
这屋子实在太小了,既没有独立的厕所,也没有像样的厨房。
每次做饭,那刺鼻的油烟味便会迅速弥漫整个房间,呛得人直咳嗽。
以往,徐庶初来乍到四九城,身无分文,又无依无靠,只能无奈地将就着。
但如今情况不同了,他已然与黑市达成合作,往后钱财方面自然不会短缺。
再者,凭借空间里丰富的物资,与轧钢厂和街道办的领导搞好关系,人脉资源也会逐步积累起来。
想到这儿,徐庶的目光透过窗户,望向四合院边上那片荒废已久的东跨院。
那原本是四合院的一部分,却在战争年代被敌人的炸弹无情摧毁,如今只剩下一个大坑。
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徐庶心中暗自盘算,以自己日后的财力和人脉,若能买下这块地,重新修建一个院子,应该并非难事。
毕竟当下无论是街道办还是区政府,都面临着资金短缺和精力有限的困境,根本无暇顾及这片荒地。
而且,徐庶平日里潜心研究国家政策。
深知在当前形势下,自己的想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不过,以他目前的地位和实力,要将这想法付诸实践还为时尚早。
只能暂且将其深埋在心底,当作一个美好的憧憬。
徐庶做好饭后,坐在那张破旧的桌子前,开始大快朵颐。
吃完饭后,他习惯性地收拾好碗筷。
随后便坐在床边,拿起一本历史书籍,沉浸其中。
这个时代距离他前世生活的东汉末年,已然过去了两千多年。
其间沧海桑田,发生了无数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这让徐庶充满了好奇。
所以,只要一有闲暇时间,他便会四处搜罗相关的历史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
不知不觉间,徐庶已经专注地看了一个多小时的书。
书中那些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仿佛带着他穿越时空,见证了一个个王朝的兴衰荣辱。
让他暂时忘却了四合院里的纷纷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