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253章 石佛语禅,词落青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3章 石佛语禅,词落青阶

《云麓词心录/》第二百五十三章.石佛语禅,词落青阶

第一章 屏光乍破,心向蒙山

煜明滑动屏幕的手指忽然顿住时,书房的老座钟正敲过夜里十点。台灯暖黄的光晕落在笔记本电脑上,美友分享的蒙山大佛照片在屏光中浮沉——那尊凿刻于山峦间的巨佛,半掩在晨雾里,石阶红毯蜿蜒至佛足,"国泰民安"四个朱字在苍翠背景中格外醒目。

"阿哲,你看这个。"他对着客厅喊了一声,鼠标滚轮轻轻转动,将画面定格在大佛慈悲的眉眼处。

阿哲端着刚切好的西瓜走进来,西瓜红壤上还凝着水珠。"又发现什么宝贝了?"他凑到屏幕前,目光落在那张仰拍的佛像全景图上,"嚯,这大佛得有几十米高吧?这石阶看着就够气派。"

"何止气派,"煜明放大照片里香客的剪影,"你看这些人的神情,还有这香火的烟气,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种肃穆。美友配的词也写得好,《沁园春·大佛庄严肃穆》,我读了好几遍。"他点开文字框,轻声念出开篇:"峻岭崇山,大佛庄严,俯瞰世间。"

阿哲嚼着西瓜,忽然停下动作:"这词写得真有气势,跟这照片绝配。你看这'金光宝相,福佑千般',跟照片里阳光照在佛身上的感觉一模一样。"他指了指屏幕上佛像肩部的光斑,"上次去月池拍池鹭,你不也说想把自然景致写成词吗?这次要不要去一趟蒙山?"

煜明猛地抬头,阿哲眼中的光亮与自己心底的悸动瞬间重合。从黑龙江到山西,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地图上的直线被无数个弯道切割,但此刻,蒙山大佛的影像已在他心底凿刻出清晰的路径。"可是你下周不是要陪嫂子去产检吗?"他想起阿哲即将临盆的妻子,语气又沉了下去。

"嗨,早跟她说好了,"阿哲拍了拍他的肩膀,西瓜汁在指尖留下黏腻的触感,"她还说让我们替她上柱香求平安。器材我来整理,你负责研究路线和那首词,咱明早天亮就走。"

夜风从纱窗缝里溜进来,带着夏末的余热。煜明看着阿哲转身去翻登山包的背影,忽然想起十年前在镜泊湖,也是这样说走就走的夜晚,阿哲把唯一的防潮垫塞给他,自己在湿地上铺了件外套就睡。屏幕上的大佛在夜色中静默俯瞰,仿佛早已预见这场跨越千里的奔赴。

第二章 青阶入云,佛影初现

抵达蒙山脚下时,正是清晨六点。薄雾像未熨平的纱幔,缠绕在半山腰。煜明背着相机包,阿哲扛着三脚架,两人沿着蜿蜒的石阶向上攀登。露水打湿了石阶边缘的青苔,踩上去带着微凉的湿滑。

"你说这词里写'阶梯红毯,国泰民安',"阿哲喘了口气,指着前方被晨光染成橘红的石阶,"要是下过雨,这红毯吸了水,颜色肯定更沉,像铺了层陈年的绸缎。"

煜明停下脚步,举起相机对准石阶。镜头里,"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在雾气中若隐若现,拾级而上的香客身影被拉长,化作移动的墨点。"等会儿阳光再强些,照在佛身上,你记得帮我打反光板,把脸部细节拍清楚。"他调整着光圈,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诵经声。

转过一个弯道,蒙山大佛的全貌骤然映入眼帘。那是一尊凿刻于山岩中的巨佛,佛首高仰,双目微阖,嘴角似含悲悯笑意。晨光穿透薄雾,在佛身镀上一层流动的金光,衣褶间的阴影里,仿佛藏着千年的风雨。煜明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手指下意识地按下快门,却听见阿哲在旁低呼:"快看,佛足边的香炉!"

数十座铜炉在佛前排列成阵,香火正旺。青烟袅袅升起,与薄雾交融,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神圣氛围。有白发老者手持三炷香,郑重地跪拜下去,额头几乎触到石阶;有年轻情侣将写满心愿的红绸系在栏杆上,风一吹,红绸与佛前的经幡一同飘动。

"松柏葱茏,蓝天映照,香客虔诚敬意连。"煜明喃喃念出词中的句子,目光扫过佛侧的古松。那些松柏扎根于岩缝,枝桠向佛身倾斜,仿佛在聆听禅语。阿哲忽然捅了捅他,指向大佛的眉眼:"你看那眼神,是不是特别慈悲?词里说'慈悲眉眼,普度尘寰',真是写活了。"

阳光渐渐驱散薄雾,大佛的轮廓愈发清晰。煜明支起三脚架,调整着长焦镜头的焦距,阿哲则举着反光板,跟着光线移动。两人配合默契,如同在月池湿地拍摄池鹭时一般,只是此刻镜头里的主角,从灵动的飞鸟变成了肃穆的石佛。

第三章 词心叩石,禅意渐生

正午时分,两人在佛前的石凳上休息。阿哲拿出带来的干粮,煜明却对着相机里的照片出神。屏幕上,大佛的眉眼在侧光下显得格外柔和,衣褶的纹路清晰可见,仿佛能触摸到工匠凿刻时的力度。

"在想什么呢?"阿哲递过一瓶水,"还在琢磨那首词?"

煜明点点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你说古人是怎么把这么大的山凿成佛像的?词里说'叹匠工精巧,石开神面',我看着这些衣褶的线条,觉得每一刀都像是有灵魂。"他放大一张佛手部的照片,那只垂落的手掌线条流畅,指尖微微内扣,似在施与福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