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293章 墨韵深处见真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麓词心录》:第二百九十三章.墨韵深处见真章

第一章 雪夜论真心

云麓山的雪总在暮色时分落得最盛,当第一粒雪籽敲在窗棂上时,煜明正对着案头的素笺出神。砚台里的墨已研好,松烟香混着炭火的暖意弥漫在书阁里,却驱不散他眉间的一丝怅惘。

「还在为那篇《冬夜拾碎》犯愁?」清涵的声音随着门轴转动声传来,她肩头落着半片雪花,手里捧着个紫泥暖炉,「方才在梅树下看你对着纸发呆,墨都快结冻了。」

她将暖炉放在煜明手边,指尖触到他微凉的手背:「你看这雪,落得这样真,写散文又何尝不是要这般真心?」说着,她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纸页,正是去年煜明写的《初雪记》,在某段批注处用朱笔圈了起来——

「心为文之魂,情乃墨之韵。当我们摒弃矫饰与虚伪,用赤诚之心去拥抱生活,那些平凡日子里的琐碎瞬间,方能在笔下化作熠熠生辉的珍宝。」

「这是你去年教我的话,」清涵指尖划过批注,「可如今怎么自己倒忘了?前几日你还说,路遥深入煤矿才写出《平凡的世界》,难道我们守着云麓山的雪,反倒写不出真心了?」

煜明望着窗外越发密集的雪幕,想起三日前在山脚下遇见的老樵夫。老人背着柴薪,鬓角霜雪与煜明的墨发相映,说的却是「今年雪好,能冻死害虫,明年梅花开得才旺」。那样朴素的话语,此刻却在他心底掀起波澜——自己一味追求文字的雅致,竟忘了最本真的生活触感。

「是我着相了,」他拿起狼毫,笔尖在砚中轻轻转动,「总想着雕琢辞藻,反而失了真心。就像你说的,雪落无声,真心却有重量。」

清涵笑了,从暖炉里取出两枚烤得微焦的橘子,剥开时热气带着果香散开:「尝尝看,这是用去年的梅枝烤的,烟火气里才有真滋味。」橘子甜中带酸,像极了他们初遇时清涵写的那句「诗意的生命,因真实而绽」。

第二章 旧笺藏真实

后半夜雪停时,书阁的案上已铺满了稿纸。煜明对着一阕《雪夜忆旧》沉吟,清涵则在整理旧信札,忽然从一叠纸页中掉出张泛黄的便签。

「你瞧这是什么?」她拾起便签,上面是煜明三年前的字迹,写着:「真实,是散文屹立不倒的基石。它不是虚幻的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现实土壤的繁花。」旁边还有清涵用小字批注的:「那日在东篱下,你说我的《菊影》写得像幅工笔画,少了泥土气,可还记得?」

煜明接过便签,指尖触到纸页上淡淡的茶渍,想起那年秋日,清涵为了写菊,特意去菜圃帮王婆婆摘了半日菊花,回来时裙摆上沾着泥点,却兴奋地说:「原来菊花根下的土是带着露水腥的,花瓣沾了泥才更显洁白。」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字字泣血,我们读时总掉眼泪,」清涵将一叠信札推到他面前,「可你看这些信,哪一封不是写着柴米油盐?去年你说母亲病了,连抄经时墨里都掺着忧思,那页《心经》上的泪痕,我至今都留着。」

她翻开一本线装本,里面夹着片干枯的枫叶,枫叶下是煜明去年深秋写的随笔:「晨间去溪边汲水,见枫叶落满石渠,忽然想起幼时母亲教我认枫叶,说脉络像掌纹,每片都藏着故事。」文字间没有华丽辞藻,却透着烟火气的温暖。

「昨日我在山下茶肆,听卖花女说她爹爹编的竹筐能盛住晨露,」清涵忽然起身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冷冽的空气涌进来,带着梅香和雪后的清鲜,「你听,远处有樵夫唱山歌,那调子破破烂烂的,却比任何雅乐都动人——这就是真实的力量,能让石头开出花来。」

煜明望着窗外黛色的山影,想起清涵常说的「右手烟火,左手明天」。此刻他忽然明白,散文的真实从不是刻意描摹,而是像雪落大地般自然,将生活的褶皱都映在文字里,哪怕是一滴泪、一捧泥,都带着生命的温度。

第三章 砚边见个性

破晓时分,第一缕晨光穿过梅枝,在书阁的地砖上投下细碎的光影。煜明和清涵各自在案前写作,砚台里的墨汁在晨光中泛着幽蓝的光。

「你看你这字,」清涵忽然拿着煜明的稿纸凑过来,「『雪落梅枝』写成『碎玉栖寒柯』,非要用这般冷僻的典故?」纸上的字迹清俊挺拔,却透着几分刻意的雕琢,与他平日的文风不同。

煜明接过稿纸,看着自己昨夜苦思的句子,确实多了几分滞涩。他想起清涵常说的:「不必刻意模仿他人的华丽辞藻,只需坚守自我,挖掘内心深处的声音。」

「前几日读你新写的《山径杂记》,」煜明放下笔,指着清涵案头的稿纸,「你写『青苔爬满石阶,像老祖母的皱纹』,这般寻常比喻,反而比我的『碎玉』更见性情。」清涵的字迹圆润中带着锋芒,一如她的为人,率真而不失风骨。

两人沉默片刻,只听见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煜明忽然想起第一次见清涵写诗,她蹲在梅树下,用树枝在雪地上写:「梅香是雪的心事,藏在蕊里不肯说。」那样的句子,没有任何技巧,却像雪水般清冽,直抵人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