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299章 春痕三叠与砚边旧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9章 春痕三叠与砚边旧梦

《云麓词心录》:第二百九十九章.春痕三叠与砚边旧梦

楔子

云麓山的春,是被一滴砚墨洇开的。

煜明拆开信笺时,那滴徽墨正从狼毫尖端坠下,在宣纸上晕出淡青的水痕。阿澈的字迹透过薄纸渗过来,带着新茶的清冽:"煜明兄,檐角冰棱始断,砚池已融春雪。新填三首《行香子》,借春分时节,盼与君共研朱墨,细品东风。"信末附了片鹅黄的柳芽,夹在纸间仍带着露水的重量。

窗外的老梅树还凝着残雪,可瓦当滴落的水珠已敲出春的节奏。煜明将柳芽夹进《花笺谱》,想起去年此时,阿澈在信里画了幅简笔:半开的窗、斜出的竹枝,还有砚台上爬着的蚂蚁——"春虫先我知暖意",他在画旁写。如今想来,这人总爱把春天藏在笔墨里,等着故人来拆。

他收拾好青竹笔匣,特意带上了那方"浣春"砚——那是三年前在扬州旧市淘的,砚背刻着"春在溪头荠菜花",阿澈见了曾说:"此砚当配《行香子》。"此刻揣在行囊里,砚石的凉意透过布包传来,倒像揣着半块未化的春冰。

一、绘春:柳影入墨时,笔底有莺声

阿澈的画室在云麓山半腰,青瓦白墙藏在新柳烟里。煜明到时,那人正站在画案前,靛蓝围裙上沾着石绿颜料,手中狼毫悬在半空中,墨汁将落未落。画案上铺着丈二宣,已勾勒出半幅《溪山春意图》,远山用花青烘染,近柳则以赭石调藤黄,笔触间透着"柳映轩屏"的韵致。

"来得正好!"阿澈回头,笔尖的墨滴恰好落在宣纸上,晕成个小小的墨点,"你看这柳丝,总觉得少了点'撩动思情'的意思。"他指向画中斜出的柳枝,新芽嫩得像能掐出水来,正是词中"柳映轩屏,云落琴筝"的景象。

煜明凑近细看,见画轴旁散落着几张草稿,其中一张边角写着《行香子·绘春》的初稿,"毫端舞"三字被朱砂圈了又圈。"你这'笔锋转,毫端舞,韵间行',"他捻起草稿,"倒让我想起去年在西湖画舫,你蘸着西湖水调墨,说'春愁要借东风扫,画兴需凭柳色催'。"

阿澈闻言笑起来,从笔筒里抽出支兼毫:"还记得那回吗?我刚画完'几处早莺争暖树',就有只黄莺撞在船篷上,掉了根尾羽在颜料盘里。"他说着,忽然将狼毫递给煜明,"来,替我补几笔柳梢的飞莺,要画出'画中莺,枝间雀,语同鸣'的意思。"

砚台里的墨汁被春日阳光照得发亮,煜明接过笔,指尖触到阿澈留下的余温。他凝神屏气,在柳丝间添了两只掠翅的黄莺,笔尖微颤,画出鸟喙开合的动态。忽然想起什么,在画角题了行小字:"岁在癸卯春分,与阿澈兄合作此图,借他词中莺语,补我笔底春声。"

阿澈凑过来看,镜片在阳光下闪过微光:"妙!这'笔底春声'四字,倒比我词里的'韵间行'更贴切。"他转身从书架取下个螺钿匣,里面装着各色矿物颜料,"你瞧这石青,还是去年在黄山采的,配你这莺羽的藤黄,正好应了'春留绢上'的景。"

窗外的柳树枝条忽然动了动,原来是只麻雀啄着新芽。阿澈推开木窗,春风卷着柳絮飞进画室,落在未干的画上。"你听,"他忽然噤声,远处隐约传来琴音,丝丝缕缕,像被春风揉碎了送过来,"是山脚下的琴馆开课了,倒应了'云落琴筝'的意境。"

煜明望着画中渐渐干透的柳色,又看看窗外真正的新柳,忽然觉得阿澈的词最妙处正在此——将眼前景与心中意揉在一起,让笔墨有了呼吸。就像这《绘春》里的"墨香几缕,画卷初成",看似写画,实则是写春意在笔墨间生长的过程。

"记得我们第一次合作画画吗?"煜明忽然开口,"在书院的废园里,你画残梅,我补新枝,结果被先生撞见,说我们'乱点春光'。"

阿澈闻言大笑,从画缸里抽出张旧纸,上面果然是半幅残梅图,梅枝上用淡墨添了几簇嫩芽,旁边有煜明当年的题字:"但得东风吹笔暖,枯槎也放向阳花。" "你看,"他指着那嫩芽,"那时我们就懂,春天是要从墨里生出来的。"

阳光在画案上移了半尺,将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煜明看着阿澈收拾颜料时专注的侧影,忽然明白《绘春》里那句"有谁知,画里心声"——原来真正的春心,从来不在纸上的柳绿花红,而在与故人同研朱墨时,那声未说出口的"盼语同鸣"。

二、吟春:竹风入诗卷,弦外有柔肠

午后的阳光透过竹帘,在书案上筛出细碎的光影。阿澈将《绘春》画卷小心收好,转身取出一方紫毫笔:"光画画不过瘾,且来和我填首《行香子》。"他指向窗外,新竹已蹿得齐肩高,竹影在粉墙上晃动,正是词中"竹掩轩廊,风入书堂"的景象。

煜明在靠窗的梨木椅坐下,见石桌上摆着新裁的薛涛笺,旁边压着块"吟春"镇纸,是块天然纹理如诗行的青石。阿澈蘸饱墨汁,在笺上写下《行香子·吟春》的上阕:"竹掩轩廊,风入书堂。悠悠弦,轻抚心房。"笔锋流转间,竹的清劲与风的温柔竟都融在墨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