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365章 长安朝廷新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长安朝廷的朝政和军权已尽在刘昆掌握之中,沿用少帝刘辩登基时(189年8月)用的“光熹”年号,如今正是光熹三年。

他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暗处行事,而是光明正大地走上前台,自然不能再用过去管理种花部落的方式治理如今的大汉朝廷。

经过多日来与军机处三巨头戏志才、贾诩、黄玄的反复商讨、论证,刘昆终于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朝廷新政。

在朝廷架构方面,刘昆借鉴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

他为官员们制定了九品十八级的品级体系。

隋唐时期的三省分别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是长安朝廷的行政核心机构,下设六部二十四司,类似于后世的国务院,其职能与东汉朝廷的尚书台基本一致。

中书省负责秉承皇帝的旨意,掌管机要事务,是发布皇帝诏书和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

门下省则掌管皇帝命令的传达,负责礼仪事务,国家的各项政务,与中书令共同商议,独自裁决省内事务。

由于刘昆尚未称帝,所以并未设立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两个机构,而是将它们的职能合并到了六部之中。

刘昆亲自担任尚书台录尚书事,品级为正一品。

尚书台设有两名副长官,即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

左仆射由戏志才担任,右仆射是王允,两人都是正二品大员。

实际上,以左仆射戏志才为主,他成为了尚书台的实际主官。

毕竟刘昆不可能每天都待在尚书省处理政务,尚书台的大小事务只能辛苦戏志才操劳。

刘昆征辟了素有“王佐之才”之称的荀彧,让他担任尚书左丞,这个职位正四品上,对初入仕途的荀彧来说,已是极为重用了。

尚书右丞掌管钱粮等事务,刘昆选择了雁门郡丞陈端。

陈端能力出众,跟随刘昆多年,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如今能进入尚书台担任正四品下的尚书右丞,也算是多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吏部相当于后世的中央组织部,负责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吏部尚书由杨彪担任,他同样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有杨彪这样的人物坐镇吏部,相信会吸引不少人才前来投奔长安朝廷。

吏部侍郎一职,刘昆征辟了陈群。

颍川之地人才济济,陈群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户部掌管户籍和财经,负责天下土地、人民、钱谷等政务,以及贡赋的分配,相当于后世的民政部和财政部。

户部尚书由黄玄担任,他在种花部落担任大管家多年,对这方面的事务早已轻车熟路。

兵部相当于国防部,掌管武官的选用、兵籍、兵械、军令等事务,兵部尚书由荀攸担任。

礼部掌管五礼的仪制以及学校贡举的法规,负责天下礼仪、祭享、贡举等政令,礼部尚书由德高望重的老臣马日磾担任。

工部掌管营造工程相关事务,负责山泽、屯田、工匠以及各司公廨的纸笔墨等物资,工部尚书由黄琬担任。

刑部掌管刑罚,负责律令、刑法、徒隶、按覆谳禁等政务,不过其权限仅限于平民及七品以下官员。

刑部尚书由刚正不阿的卢植担任,这也是杨彪举荐的人选。

御史台的第一任御史大夫由马日磾举荐的华歆担任,刘昆同意了这一任命。

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反贪反腐,相当于后世的最高检察院。

此外,李儒为董卓出的绝户计,虽然看似阴险,但却无形之中为刘昆扫清了不少障碍。

像董璜以“通敌卖国”之罪抄家灭族,不少朝廷官员因此倒台。

而王允、杨彪、马日磾等人,表面上与董卓关系密切,却意外地幸免于难。

对于种花部落治下的并州、凉州以及新得的司隶地区,不再实行都护府独揽军政大权的方式,而是实行军政分家的制度。

凉州刺史的人选,刘昆征辟了钟繇。

钟繇政治才能极高,这样的大才若不为自己所用,岂不是要送给曹操?

并州刺史一职,刘昆启用了朱儁。

朱儁允文允武,足够胜任一州刺史的职责。

司隶的刺史,刘昆任命了自己的老友张扬。

张扬久居上党,治理地方颇为不错。

他一直以来都与刘昆关系密切,在很多方面给予了刘昆不少帮助,自然不能亏待他。

原来的种花部落银行,也更名为大汉银行。

刘昆举贤不避亲,任命自己的老丈人甄逸担任第一任银行行长。

如今,甄家已经与刘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整个甄家早就搬到了广武县。

甄逸敏锐地察觉到刘昆的潜力,先后将自己的另外三个女儿甄道、甄荣、甄脱都嫁给了刘昆。

果然,刘昆发达后没有忘记他这个老丈人。

完成朝政布局后,接下来就是对军队进行改革。

刘昆成立了新的军机处,专门负责参赞军事,由戏志才、贾诩、荀攸、皇甫嵩组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