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还亮着,司机踩着刹车,车里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出风口的风声。丁义珍盯着前方,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副驾驶座的边缘。手机震了一下。
他低头,是林耀东发来的消息,没文字,只有一个加密链接,标题却刺眼得很:《京州豪赌千亿,高科技梦能走多远?》
他点开,页面加载出来,配图是园区还在施工的照片,远处塔吊悬在半空,像根断掉的旗杆。文章语气轻佻,说什么“无产业基础、无高端人才、全靠市长一张嘴”,还引用了个所谓“业内专家”的话:“这种园区,三年内倒闭八成。”
第二篇更狠,《伪高新:政绩工程的新马甲》,直接说京州搞的是“政策输血+资本站台”的假生态,拿纳税人的钱给某些人铺路。
第三篇干脆列了个“失败园区排行榜”,把京州排在了第六,预测“两年内烂尾”。
丁义珍看完,没说话,抬手拍了下前座:“调头,回市委。”
司机一愣:“家不去?”
“不去了。”
车在路口拐了个大弯,轮胎压过刚才那张飘进排水沟的纸,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
办公室灯刚亮,周长利就到了,手里拎着保温杯,进门就说:“你看到那几篇文章了吧?”
丁义珍坐在桌后,把手机推过去:“不止这几篇吧?”
“后面还有。”周长利拧开杯盖,喝了口茶,“今天早上开始发酵的,本地论坛也冒出来一堆帖子,说什么‘市长圈地’‘富二代玩票’,连政协委员老李都给我打电话,问项目是不是真有那么多人入驻。”
正说着,林耀东推门进来,外套都没脱,直接把平板放在桌上,划了几下:“查了发布渠道,五家自媒体背后是一家公关公司在运作,注册地在外省,但资金流有问题——三笔打款来自同一个离岸账户,经过两层壳公司中转。”
丁义珍抬头:“谁找的他们?”
“还没挖到底。”林耀东摇头,“但手法很熟,专挑政策敏感期下手,标题党加断章取义,再配合小号带节奏。这不是普通黑稿,是冲着舆论定性来的。”
周长利接话:“省里已经有领导打电话,问我们‘项目稳定性’。高育良那边没表态,但赵立春昨天在常委会上提了一嘴,说‘要警惕盲目投资风险’。”
丁义珍冷笑一声:“他倒是会挑时候。”
屋里静了两秒。
周长利放下杯子:“现在问题是,老百姓开始信了。咱们之前没做舆情预案,宣传口反应慢了半拍,等想发声时,负面印象已经形成了。”
丁义珍站起身,在窗前往外看。远处高新园的方向,几栋楼亮着灯,工地的探照灯扫来扫去,像在黑夜中划动的手电。
“他们怕什么?”他忽然说。
“怕什么?”
“怕这个园区真成了。”丁义珍转过身,“成了,就意味着有人当初押错了注,有人利益被打破,有人话语权被稀释。所以必须在它长大前,先把它说死。”
林耀东点头:“舆论战的本质,是利益战的前哨。”
“那就别让他们白忙。”丁义珍走回桌前,拉开抽屉,拿出一个牛皮纸文件夹,“成立临时舆情应对小组,周长利牵头,把园区这三个月的数据全扒一遍——企业入驻数、技术协作案例、就业拉动、税收预期,一条条列清楚。”
周长利记下。
“林耀东,你负责找人。”丁义珍继续说,“找真正懂行的专家,不是那种收钱就说话的‘评论员’,要能从技术链、产业链角度讲明白我们干的事。另外,把那几家已经开始合作的企业负责人约出来,拍点真实工作场景,别搞摆拍,就拍他们开会、调试设备、签合同的过程。”
林耀东应了一声。
“还有,”丁义珍顿了顿,“查那家公关公司的上游客户。既然敢动手,就不会只针对我们。翻翻他们过去一年的操作记录,看看还黑过谁。找到共性,就能反向推导动机。”
周长利笑了一下:“这招狠,一旦曝光他们是个职业黑手, credibility 直接归零。”
“不用英文。”丁义珍瞥他一眼,“咱们说话,让老百姓听得懂就行。”
三人又商量了些细节,时间不知不觉滑到晚上九点多。
周长利走的时候说:“明天中午前,数据汇总初稿能出来。”
林耀东临出门补了一句:“我已经联系了三个行业分析师,两个答应写客观评论,另一个说要实地走访后再决定。”
丁义珍站在办公室门口送他们,没再多说。
门关上后,他回到桌前,打开台灯,把那份文件夹摊开。第一页是园区企业协作统计表,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近十天的合作动态:光模块公司完成首批封装测试、芯片厂接下高校订单、工业软件团队和传感器企业联合推出解决方案……
他翻到后面,一张照片夹在里面——是那天走访时拍的,智联科技楼顶招牌晃动,少了个螺丝。
他盯着看了会儿,伸手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红笔,在照片边上写了两个字:修好。
然后合上文件夹,端起已经凉透的茶喝了一口。
窗外,城市灯火依旧,高新园的方向,灯光没有减少,反而比前几天更亮了些。
他站起来,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空白处写下三行字:
1. 事实回应谣言
2. 案例击破偏见
3. 让干活的人说话
写完,他退后一步看了看,又在最下面加了一行:
**别急着骂,先让人看看活是怎么干的。**
这时手机又响了。
是林耀东发来的截图,一张银行流水单局部,收款方是那家公关公司,付款方显示为一个陌生企业名称,而这家企业的股东名录里,有一个名字被红圈标出。
丁义珍盯着那个名字,眼神一点点沉下去。
他拿起手机,拨了个号码。
电话刚接通,他开口就说:
“查一下这个人,最近三个月跟谁见过面?”